第850章 无名氏1487(2 / 2)
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中,在场的众人纷纷鞠躬行礼,站在摄像机镜头外面的杨哥和他的那些手下,则整齐划一的举起了手中的八一杠,神情专注的执行了12声鸣枪礼。
当鞭炮声停止,枪声停止,秦二世和夏漱石以及周先生三人各自端起供桌上的大碗,将里面澄澈的白酒轻轻泼洒在了山洞口的香樟树下。
耐心的等到香炉里的线香焚燃过半,随着一声令下,以杨班长为首的众人各自启动电锯,先是小心的清理了紧挨着石碑的一些树根,接着又在两颗的树干之上固定好了滑轮和缆绳。
等到将那块同样是翡翠矿石材质的供台挖出来合力抬到一边,众人立刻给石碑裹上草席,用扁带仔细的缠好之后,连上了两侧的手拉葫芦。
在锁链哗啦啦的摩擦声中,这座巨大的石碑身上捆缚的扁带渐渐绷紧,并最终轻而易举的将其连根拔起。
在全靠人力的推动中,这座被拔出来的石碑缓缓躺倒,终于露出了一个被水泥和石块封死的洞口。
除了摄影师之外的众人喊着号子合力抬着,一点点的把这厚重的石碑挪动到刚刚放下供桌的位置,解开了捆在上面的扁带和草席。
“哗!”
趁着那边打开洞口需要时间,卫燃和夏漱石各自将一桶水泼到石碑的背面,在众人的围观中,先后拿起一把崭新的硬毛刷子,仔细的清理掉了石碑上生长的苔藓等物。
渐渐的,一个个最多也就小拇指指甲盖大小的刻字随着水流的冲刷密密麻麻的相继出现,顺便,也露出了这座石碑中央,那条足有手臂长短大小,穿透了整座石碑的红翡玉石脉絮。
“国民革命第五军殉国阵亡名录”
夏漱石第一个念出了这座石碑最上面的字迹,但接下来的那些字,他却根本无法读出来。
无名氏1
无名氏2
无名氏3
整面石碑之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无名氏”,而在每一个“无名氏”的下面,还有个或许仅仅只是用于区别的数字。
众人的视线缓缓下移,当看到这座石碑差不多最下沿的最后一个无名氏的时候,“无名氏”下面追加的数字,已经变成了“1377”!
终于,在这个无名氏1377往后,终于有了呱呱坠地之时,一对对父母赋予一个个孩子各种美好寓意的名字。
“龙国屏、陈华义、余明伯、韦克达、邓云甫”
夏漱石一个名字接着一个名字的读着,周围的众人却已经纷纷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即便这些有名字的,也有足足一百一十二位!
在场的人里,更有一些人无比的清楚,这些有名字的,曾经也只是一顶钢盔上横平竖直的正字。
许久之后,夏漱石嘶哑着嗓子,艰难的念出了刻在最后两个名字:“梁益民还有覃守正”。
拿起毛巾擦了擦这墓碑的最下沿,却是七个掌心大小的大字:回家!一定要回家!
“我们来晚了”秦二世嘶哑着嗓子,喃喃自语的念叨着。而周围的其余人,却纷纷陷入了沉默。
“洞口打开了!”
就在这压抑的气氛中,刚刚一直带人在山洞口忙活的杨哥喊了一嗓子。
闻言,众人纷纷起身走向了并不算大的山洞口。
随着一个个强光手电筒照进山洞,众人看到的,却是一座经过了水泥加固的山洞。以及山洞里一个挨着一个,一层叠着一层,几乎塞满了所有空间,根本数都数不清的白瓷骨灰罐!
周先生跪在山洞口,小心翼翼的取出了第一个骨灰罐,轻轻擦掉了上面的浮土。
白瓷的盖子上,在烧制之初,便刻上了“国民革命第五军,无名氏1487”的字样,在这盖子与罐体的链接处,还能看到依旧坚固的白色封泥。
“国民革命第五军,无名氏1487”
周先生无比郑重的念出了超出了石碑记录的远征军士兵身份,随后双手将其郑重的交给了身后的秦二世,接着由秦二世传给夏漱石,传给卫燃,传给后面自发排成队的人,并最终送到了被竹林环绕的水潭边上。
这里已经早早的用黑布支起了大片的天幕,当这些骨灰罐被送到这里的时候,跟着一起从国内来的几个女性工作人员,立刻从瀑布下打来清水,用毛巾蘸着,仔细的擦干净了那些白瓷骨灰罐上积攒的浮土,随后将他们一一送到了旁边擦干了身上的水渍,用一面早已不再使用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仔细的包裹好,每12位为一组,摆进了放有减震泡沫的转运箱里。
在所有人的忙碌中,整整三天的时间,总共1487个骨灰罐被清理出来送到了水潭边的天幕之下洗刷干净装箱封好,等着最后一起运走。
得益于这座经过加固的山洞保护,这些骨灰罐没有一个破裂。但少数几个因为离着洞口近的,或许是因为湿度的变化,盖子与罐体的封泥却已经脱落。
可也正是借着这个机会,众人这才发现,几乎每一个封泥脱落的坛子,在掀开盖子之后,都能看到一些装在一个竹筒里的遗物。
这些遗物有的只是几颗仍旧残存着些许火焰灼烧痕迹金属扣子,有的是用子弹壳做的简易烟袋锅,也有的放着一枚残缺不全的怀表,又或者干脆只是一些没有燃尽的布片。
而在被清空的山洞里,众人也发现了刻有“恩师义诚五军22师梁益民之墓”的墓碑和紧挨着的坟包,以及唯一一个写有确切名字的白瓷骨灰罐。
“义兄貌年千五军22师炊事兵覃守正之墓”
秦二世念出这最后一个骨灰罐盖子上刻下的字,随后抬起头不解的问道,“貌年千是什么意思?”
“貌在缅语里是尊称”
周先生解释道,“年千这个名字有些特殊,他带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可以理解为和平或者止战。我记得我爹活着的时候曾经说过,守正叔叔在成为寺庙住持之后,为了方便活动曾经化名貌年千,这个名字还是色豪师傅给他起的。”
小心翼翼的将这山洞里最后一名远征军士兵覃守正的骨灰罐送出去,众人走到了烂尾的佛像前面。这里并排放着几个竹篓,那竹篓里有的装着梁班长等人曾经用过的炊具,有的装着从鬼子手里抢来的花机关之类的武器等等不一而足。
除此之外,还单独放着一个卫燃无比熟悉的粗陶坛子。
这坛子的封泥依旧完好,做工粗糙的坛身上,还依旧可以看见用油漆写的八个红字——“归家之日,举杯共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