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竞争对手(2 / 2)
眼镜男子苦笑着摇头,“社长,这个金庸就是《新唐日报》社长的笔名,听说是巴华大学的高材生,我们挖不过来。”
听到这个情况,林瀚有些头疼,“老陈,难道我们就没其它办法?若是丢了圣保罗市的市场,对我们的影响很大,甚至会造成连锁反应。”
作为目前报社总编的陈万轩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想要扭转在圣保罗的颓势,我们就得想办法在武侠小说上面做文章。去找一个文笔深厚且有市场的作者写一本质量想当甚至超出的小说,或许我们就能挽回颓势,甚至还能乘胜追击。”
“那你的意思请谁来润笔?”林瀚也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陈万轩当即说了一个名字,“李杰。”
“他?他的稿费可不低。”林瀚有些犹豫。
在武侠小说界,华人圈子里一直有三大宗师和四小宗师的说法。
三大宗师自然就是宝岛的古龙、马来西亚的温瑞安、香港的梁羽生。
其实倪匡也算,但他的小说包括科幻、推理和武侠等多种内容,所以并未参与武侠小说家的评比。
巴西华人圈这边早年移民多是最底层的农民,到了最近三四十年,才开始有不少知识分子移民。
即便是后面开办了不少大学,但在文学方面存在着一些先天不足。
不过最近十几年也涌现出不少华人小说家,武侠小说四小宗师中就有两个,李杰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李杰原本是印尼华人,从小习武,当过兵,十几年前因故迁居巴西,并开始从事武侠小说写作。
属于高产小说家,来巴西十一年,写了二十多部小说,大部分都是武侠小说。
之所以林瀚觉得他贵,是因为在去年,李杰的稿费就达到了千字三百。
若是按照每天三千字的排版,一个月报社就得出27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要知道他们家的报纸每天也就三到五万份的销量,而一份报纸只卖一元,一个月下来只卖报纸也只能卖一百万元左右。
但这只是毛收入,除去成本,其实利润并不高。
而他们报纸连载的小说也不止一部,这样一来成本就会大幅增加。
陈万轩解释道,“这也买办法的事,其他写武侠小说的,要么没空,要么作品不如李杰。李杰的作品有质量保证,而且更新稳定,是最好的选择,哪怕是价格高点,我也建议邀他来写一本小说。”
林瀚听闻沉思了一会儿,“既然你这么说了,那就这么办吧。最多可以开到千字四百,但必须在年前拿出作品,我们不能拖太久。”
“我先去接触一下,看能否说服他动笔。”陈万轩当即点头。
对于有报纸开始准备在武侠小说上面找回场子的事,李思华并不知道,毕竟他也没想到有人反应这么快。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新唐日报》上下都在庆祝报社起死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