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章.风云惊变,不堪回首月明中(1 / 2)
土河行宫内,耶律宗真准备回宫。
土河行宫外,叶沛带领五百名亲兵单独驻扎,也收拾用物准备离开。
周寻走进叶沛的大帐,问道:“公主,咱们是跟着主上进入中京城,还是直接回南京析津府去?”
叶沛道:“我想跟主上回中京的,此次中京之行,本欲为萧景荣争取南平王的世袭爵位,此事还没有办妥,还是先入京再说。”
周寻突然转移话题说道:“公主还有一事不知吧,那日捉拿琅琊王,混乱之际,楚王萧孝先逃跑了。”
“什么?他竟然逃跑了?”叶沛看着周寻犹犹豫豫的眼神,有些疑惑,便问:“周大哥,你想说什么便说吧。”
“南平王死后,执掌南城大营的虎符也一直流落在外。太后萧耨斤没有立刻去南京城收回兵权,是怕南京局势动荡引起更大的麻烦。
他们笃定您没有虎符,不能完全得到兵权,才敢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怀柔政策。结果失败,导致太后还政,楚王交权。
可是我敢保证,南京城兵权的虎符当初肯定是落到了太后萧耨斤手里,说不定后来又交给了萧孝先。”
叶沛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你是想说萧孝先遁去,可能会去南城大营收割兵权?”
“正是如此!因此我劝公主先回南京城为妙。若南城大营有公主镇守,即便萧孝先出示虎符,也未必能轻易得到兵权。若是您不在,辛孤、裴盛斌等人没有理由拒绝萧孝先的接管。”
提到此节,叶沛有些犹豫了。
周寻又分析道:“况且如今大势已定,主上也不会再有什么危险。回中京城不过是论功行赏,等咱们回南京掌握大权,再回来领旨谢恩也不晚。”
周寻说得虽然有理,叶沛心中却仍有疑虑。
北面王的叛军虽然被自己的战阵打败,怎么可能那么不堪一击便遁走逃亡了?七金山草深林密,叛军只怕是掩人耳目隐藏起来了而已。
如今能带兵的萧孝先、琅琊王,甚至于耶律匹敌都死掉了,主上的宫帐兵虽然还在,却没有一个能征惯战的将军统兵,恐怕很难对付叛军。
有个一闪而过的念头出现在叶沛脑海中:叛军绝不会就此收手的!
他们为何又一直没有动静呢?这太不像之前北面王显现出来的雷厉风行的风格。
除非他们等待另一个时机,也就是如今萧耨斤、耶律野奴都失败的时机。
小皇帝虽然取胜,但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道理谁都懂,难不成北面王想此时再动干戈?
想到此节,叶沛也不能安心回南京城去了。
叶沛讲了心中的担忧,周寻却有种满不在乎的态度。
“辽国建国以来以武立天下,向来是强权政治,政-变发生了几十次,皇位更迭频繁。可是这样正是大宋发展的好机会呀。
辽国内乱,无暇顾忌他国,宋朝才可以休养生息,发展经济民生,才可以不断强大,最后有可能收回燕云十六州,甚至一举吞并辽国。”
周寻为何他会说出这样的言论,竟然有这种想法?
叶沛仿佛不认识面前这个人了。
自从叶沛嫁来辽国,就没有再以宋人自居,哪怕萧耨斤阴谋废帝、琅琊王试图谋反,叶沛都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局外人置之不理。
天下不是一人的天下,是百姓的天下。频繁的政权更迭,受苦的还是百姓。
叶沛也从来没有想过让大宋打过辽国来,吞并辽国的土地,成为辽国的统治者。
面前的周寻突然变得陌生,他说出这样的话来,让叶沛觉得不可思议。
“周大哥,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
周寻矢口否认,“没有呀!我只是替公主打算。”
“那让我再想想吧。”第二天一早,周寻又是这番言辞,急切地催叶沛回南京城,叶沛有些动摇。
萧孝先若真是拿了虎符去收割南城大营的兵权,自己确实要马上采取行动来阻止。
叶沛终究还是信任周寻的,周寻已经是她此时此刻唯一可以信任的人了。
叶沛道,“若是去请一张圣旨不是更好吗?这样也师出有名。”
周寻却说:“有些事刻不容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公主也知道,圣旨是不能罢免虎符的。当务之急应是赶在萧孝先之前赶回南京城主持大局。”
叶沛被周寻说动了,决定先拔营回南京城。
可是就在第二天叶沛往南行了一天之后,机阿月无意间说了一句:“周管家接了一封飞鸽传书。”叶沛又开始警觉起来。
叶沛等了一天,她想等周寻告诉他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周寻始终没有来找叶沛。
叶沛有些失望。
若是有飞鸽传书必是出了什么大事,然而周寻却没有来向自己汇报,那这封密报只是告诉周寻?这怎么可能呢?不是南京城来的密报,还可能是哪里来的密报呢?
叶沛身边已经失去了太多人,她不想再失去周寻。而周寻这两三天的异常表现,在外人看来没有什么,甚至是为叶沛做的深远的考虑,却让叶沛起了疑心。
叶沛主动找周寻谈了话,“周寻,我以为你有什么事情要告诉我。”
周寻表现得过于镇定,反到让叶沛更生疑虑。
“公主是指什么?”
叶沛道:“你带队伍先回南京城,我还是要回中京去。”
“什么?”周寻此刻的惊讶更胜。但是他很快压制住自己的内心,问道:“公主为何突然改变了主意?”
“只是有种不祥之感,觉得北面王不会这么轻易败走。”
周寻沉思片刻,说道:“好吧,那我随公主一同回去。”
叶沛点点头,心中又有少许欣慰,也许是自己想错了呢。
叶沛亲点了五十个人,快马加鞭赶回中京城。
就在离城还有百十里地的时候,叶沛就发觉了一些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