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2)
瀛洲人越来越难缠了。
这是第二军所有人都隐约意识到了的事情。
不同于数十年前对于第一次征日战争的记录中所描述的那样,只要杀死领头的瀛洲武士,剩下的农兵和足轻就会四散而逃。也不同于十余年前他们的前辈所描述的那样,瀛洲人狂热但是愚蠢,只会鲁莽的正面朝着方阵冲锋,如今,在天朝和瀛洲之间已经陆陆续续交战了数十年的情况下,瀛洲人早已经变得和曾经不一样了。
他们开始习惯如何与明人作战,他们开始学会利用地形,凭借着山地和树林将明人的火枪和大炮的威胁降到最低,他们也开始尝试着走私甚至仿制明人的火枪乃至大炮,试图学着明人的作战方式。
随着与瀛洲人的战斗中,伤亡比不断的增加,从十余年前所普遍认为的,一个明人可以打十个瀛洲人,到如今,只要遇上兵力超过己方三倍数量的瀛洲人,天朝军队就会开始考虑撤退,不得不承认的是,瀛洲人的进步的确很快。
或许唯一不变的,就是这些瀛洲人的首领仍旧普遍习惯穿着那身华而不实的盔甲吧。
但更多的瀛洲人已经放下了弓箭和武士刀,他们模仿着明人让足轻们聚集起来,使用两米多的长枪掩护己方的火枪兵,他们模仿着明人组成方阵,也模仿着明人的军制,口令,语言,模仿明人的一切。
这大概会是天朝和瀛洲的最后一次战争了吧。
李贶生想到。
瀛洲人从天朝学到了太多东西,他们在战争中交出了足够的学费,以至于到战争持续到现在,如果不看双方的装备差异,甚至看不出天朝军队和瀛洲军队之间的差异。
也说明这场战争是时候该结束了。
如果这次战争天朝无法彻底肃清瀛洲最后的反抗力量,那么瀛洲人就能利用这些知识,技艺对内部完成彻底的改革,到那个时候,天朝将不会想着通过战争去解决一个统治人口超过了五百万,并且发展到和天朝类似军制及体制的国家。
那需要付出的代价太高了。
至少按照李贶生的估计,要是瀛洲人完成了这些,他们能够通过五百万的人口组建出一支万人级别的常备军,并且在必要时刻动员超过二十万到二十五万左右的士兵。
为了解决这些人,天朝大概得出动五到七万人左右,也就是三个军,在瀛洲进行为期至少三年的作战,期间的后勤补给和补员全部得从本土送到瀛洲,并且天朝这些年在瀛洲的占领地区投入的建设和资本大概全部都得完蛋。
嗯,如果到时候天朝真的愿意这样做的话,说不定比起战争胜利或者失败的消息,经济危机的消息大概会先传到紫禁城里去吧。
而且还不一定能赢。
如果到时候瀛洲再一次挺过了天朝的进攻,说不定这个岛国还真能崛起为东方的新兴强国,虽然无法从天朝手中抢走东方的霸权,但无论南下和南洋诸国争夺地盘,还是西进远征天竺,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哈。
李贶生都快被自己的想法都笑了,他委实有些想不出一个岛国派人远征印度,成为东方霸主的场景。
算了,还是别想这些了。
李贶生将自己开始暴走的思维收拢了回来,专注于眼前的战场上。
前线发生了第一轮交火的散兵已经开始向本阵撤退,在他们背后,那些瀛洲人的武士们正在小心翼翼的追击着。
散兵战术大概是天朝军队和瀛洲军队最先开始不约而同改进的战术。相比起传统的战场,在瀛洲,地形的复杂让伏击,渗透,包围,绕后,侧袭等或许会被称之为卑劣的战术成为了这里的常态,战场情报的获取被一次又一次的提及和重视,先是对斥候或者忍者的投入,然后是在交战中不断的吸取经验,通过一次次的死亡总结出更多的技艺。
更专业化,更正规化,更职业化的散兵开始出现,在这场以生命作为代价和学费的学习之中,谁落后谁就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