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的幻影(2 / 2)
我对《背影》的理解也是随着年纪变化而产生变化的。
探究此文写作的过程,我发现,车站送别的故事发生在1917年。朱自清的《背影》诞生于1925年,相隔八年之久。这八年沉淀了什么,让朱自清如此清晰地回忆一遍当时的场景?
文章发出的一声“唉…”,包含着那次老家徐州相聚、车站送别、以及八年来念念难忘的亲情。还有自己已经成为别人的父亲之后的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后来,朱自清提前一年从北大毕业,他先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当国文老师。后回到扬州的母校当教导主任。1925年,朱自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从北大毕业到清华大学任教,几番周折,朱自清的职业生涯不是一帆风顺的。
朱自清的好友俞平伯了解真实情况,他曾经心疼说:“家庭的贫困和社会的压力,使他感受无限的隐痛,在教书的五年里,是他最贫穷拮据的五年。”
八年的生活经历,让朱自清心态平和了。他在与现实妥协的同时,内心与自己的父亲和解了。父亲就是父亲,没有好父亲或坏父亲,更没有无缘无故的父子之情。尽管爱恨交融,恩怨混杂,只有父亲一词,无以替代。
谁能说得清,有哪一刻,自己竟然变成了父亲,或者父亲的一部分。
当父亲转身,彻底离去之后,这一切怨恨当何以处置!?
在文学的理解方面,朱自清曾说:“文学的生命全在实感。此感之谊甚广,连想象都包括在内。世界有如何的广大,人的感受就应有如何的丰富。”
《背影》的实感,是一次父子和解的想象和行动。
朱自清的文章受到后世追捧,还有一个原因,因他的爱国之情。
他在清华任教期间,生活并不宽裕。但他拒绝接受国民政府派发的,美国支援的面粉的配购证。朱自清第一个在声明上签了字。他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而那时,朱自清早已是重病缠身。
1948年8月12日,弥留之际的朱自清对妻子断断续续地说:“我……已拒绝美援,不要去买配售的美国面粉……。”
这竟成了他的遗言。
唉!----先生,你知道的,天下有多少父亲,就会有多少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