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难处(2 / 2)
刘璟说道:“太有问题了。大明百姓识字率有多少?你知道吗?百中一二而已。别的不说,这合股要算账吧,交税要算账吧。这账目,他们就算不清楚了。而百姓生活艰难,每年为争夺水源,几个县都能打成一锅粥,更不要说,这种全新政策推行,我想想就头大。传统衙门里面的人,收一些田赋,催一些徭役,都能搞出事情来。你这政策推行下去,不闹出几场大乱子,是搞不定的。”
“简直盲人骑瞎马。”
何夕说道:“这一点我明白。”
诚然,何夕不如刘璟了解农村,要知道,刘璟在青田老家隐居多年。而他这种身份的士大夫,在家乡的时候,就是十里八乡的学问人。更不要说诚意伯刘伯温的余荫在。农村搞出什么事情来,都要请刘家出来调解,评理。
甚至两个村子械斗争夺水源,也要让刘璟高坐做裁判。
为何?分胜负啊。
两个村子只是为了争水,又不是为了杀光对方。虽然说有一些村子因为种种原因是世仇,但是能成为世仇,就是因为他们大概吃不下对方。这种情况情况下,他们也不愿意折损太多儿郎,又不甘心认输,就要出来一个做中人的。
当地士大夫们,大多都是这样的权威。
很多读书人虽然没有那么多钱,但是这样的特权在,自然有源源不断的钱到他们手中。而商人在这种环境之下,赚多少钱也是土鳖,抬不起来。
当然了,金钱的力量超过一定限额之后,就未必了。
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在农村属于熟人社会,各种利益早已分配完毕,几乎没有什么新增的。都是存量博弈,你有了,一定有人没有。而且基层争夺,更是赤裸裸的。家里男子多,能打架,就占上风。对方在田埂上多挖一道,你不反击,将来定然得寸进尺。
甚至有了几亩地,一条水沟,赔进去几条人命,也不能退。
无他,你退了。别人就知道你弱,欺负你的就不只是一个人了。
这就是很多农村人死要面子。
不是不知道里子比面子重要,但是面子撑不住了,里子也撑不住了。
当然了,这样的情况不太适用北方,毕竟北方还没有从元末大乱之中恢复过来,土地的争夺还没有如此赤裸裸,白热化。但是江南,江西,福建很多地方,就是这样的写照了。
中国百姓是最温顺,也是最具有反抗精神的。
一旦触及他们的根本利益,就会遍地刁民。
而各级府县的治理能力是什么样子的。何夕心里也有数,如果说,这些地方官员的能力,有北京官吏的能力,何夕就不用担心这些事情了。而北京这些官吏,是何夕从国子监,到辽东,从辽东到北京,一路摔打出来的能吏,基层更是四所大学所有学生。不敢说着些大学生有多高水准,但是数学上,有中学水准,在语文上古文专精,估计能比上大学生。更有即便的逻辑思维,数字统计的概念,不敢说胜过这个时代的一些名臣能吏,但是大多都在水准之上。
这些人在推行政策上有足够的能力。而各地府县的官吏是什么样子?
说他们是一群混蛋过了,但也不指望他们能做出这样的大事,更不要忘记了。他们面对还是一群文盲。这样的官吏,这样的百姓,这样的政策。
不出问题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