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葛天工的际遇(2 / 2)
虽然说何夕改良的钢铁生产方式,让大量的,廉价的钢成为可能。但问题是,这些钢生产过程,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如果用这些钢用来打造冷兵器,乃至打造火炮,只要设计合适,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打造能快速运转的机器,也就是蒸汽机,也就有问题了。
就不说,那种几万转发动机,单单让蒸汽机带动转轮,每分钟几百转,这种耗损对钢铁来说,也成问题。
也不能说,无法造出合格的钢材。
而是不稳定,是论批次而论的。
某一批次可以。但是某一批次就不行了。明明是同样的操作步骤,同样的时间,同样的火候,乃至同一产地的原材料。可偏偏,生产出来的却不一样。
何夕对这个情况也没有办法。
何夕倒是有猜想,比如火候。现在没有测温的仪器,对温度的判断,要靠经验,要看火焰的颜色。这种办法太粗糙了。或许火焰高上几度,低上几度,结果截然不同。
但问题是,何夕有办法解决吗?
没有办法。
何夕造不出来能测了几千度高温的温度计。
这个问题在二十世纪都没有完全解决了。更何况现在的何夕了。
何夕心中暗道:“如此看来,也只有先推行提水式蒸汽机了。”不过,何夕心中忽然有一个想法,说道:“你手下的工匠,谁能代替你?还有,你觉得,你手下的工匠是想当官?还是想研究技术?”
葛天工沉吟了片刻,说道:“老师从技术上来说,我的几个副手都相差不大。任老师安排便是了。至于他们想做什么?自然是想当官了。”
葛天工语气之中,那叫一个理所当然,不假思索。
似乎是在反问,为什么有人会不想当官?他是傻子吗?
何夕心中暗道:“是我的错。”
何夕为了提高技术人员的地位,也是为了临时寻找足够的技术人才,将一些能力不错的工匠转为官员,负责管理工厂。也都有了官身,虽然是小官。
但是他实在是小看了这时代的人对于当官的渴望。
这是要远远超过国人对于公务员的追捧。
葛天工并不是个例,是普遍现象。
对于工匠来说,继续研究下去,能得到不少好处,有金银,有官身。但是他们的官身,更类似于名誉上的。当了官还是做工匠的事情。而转为工厂的管理者就不然了。
他们是真的官员,在自己管辖范围之内,生杀予夺。带来了明面的好处与潜在的好处,实在太大了。如此一来,科学技术也成为,八股一样的敲门砖。当成为官员之后,就扔到一边了。
甚至这种筛选机制,让技术最高的工匠都会转为官员,而不是继续研究下去。就好像是儒学研究好的大儒,一个一个都想当官一样。
何夕心中的一些疑惑也解开了。
在辽东刚刚开始建设的时候,很多技术,何夕一指点就能打通。但是而今一两年各方面技术都停滞在一些细节问题上了。
何夕对于处理这些问题自然是没有经验的。只能依靠他们。而这些一心想要当官。甚至自己都未必看得起自己的技术,又能有多大的动力去钻研啊?
“工匠仅仅是工匠。真正推动发展的是科学家。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何夕心中暗道。
只是人才,任何时候都稀缺的。
何夕又面临一个难题,如何培养科学家。
是的,何夕又是办学,又是开宗立派的。但是实际上这些学生,大多都能充当官僚,而不是科学家。因为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都已经固化了。正心诚意格物致知齐家治国平天下。哪里有心思放在研究自然上面?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