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建城拒凉,吞蕃弃郡(2 / 2)
尤其是汉中郡所在的江汉平原,那里出产的粮食通过汉水水路,轻松就可以用大船送到汉中郡,然后再从汉中郡送往陇西。
粮食运输的压力,可谓极小。
而从陇西这边,运到这里的桃水前线,也根本不麻烦。
陇西这里可还有四五百万的蕃人呢。
这些饥寒交迫的蕃人,这个都是嗷嗷待哺,楚国完全可以用运送军粮的苦役,来征召雇佣那些蕃人。
帮着运粮就给吃的,百万劳力还不是顷刻可成?
而且楚国还是帮他们蕃人在打仗,送的粮食也给他们自己吃的,根本不愁这些蕃人不帮忙。
楚国唯一要付出的,也就是自己吃不完的粮食而已。
反倒是黄欣这边,可以用着粮食,还有在桃水南线修筑堡垒的大工程,借机渗透蕃人,慢慢达到掌控这个蕃人族群的目的。
‘还有,或许可以借着在堡垒驻军的机会,借着蕃人牧民不抗战的由头,提出让我楚军帮着他们训练精锐兵马,以此掌控蕃人兵权。
有着西梁国的威胁,我十万大军威慑,还有我大楚粮食的利益诱惑在,哪怕那些部落头人不情愿,也绝不敢拒绝。
这样一方面用口粮控制,一方面又夺取了武力,这陇西一地剩下的四五百万蕃人,还能逃出我大楚掌心……’
黄欣在心中盘算着,一个如何兼并控制蕃人的计划,便在他脑海中慢慢成型。
想到就做。
他看着众将,立刻道:“来人,去请蕃人各部落头领前来,本总管要和他们,商讨在桃水南线修筑城池堡垒,以及国中输粮资助蕃人之事。”
旁边亲卫听了,立刻转身而去,跑到蕃人处请人了。
……
正当黄欣在西北那边,忙着遏制西凉国,并且开始图谋吞并整个蕃人的时候。
远在万里外的大江之南,陆渊看着今年地方各郡最新统计上来的户籍,也不由陷入了沉思。
早在去年下半年起,陆渊就下令地方各郡,开始统计郡内人口,以核查楚国户籍。
如今已是第二年下半年初,一年多时间过去,各郡统计的人口陆续上报,汇总到了他这位楚王手中。
根据报告,包含刚刚合并了南诏国北部的河谷郡,以及从宋国中分离出来的九真郡,楚国各郡人口数目如下。
分别是洞庭郡三百五十万人,襄阳郡二百万人,西川郡二百七十万人,汉中郡一百八十万人,河谷郡一百万人,豫章郡七百万人,黔中郡一百五十万人,建安郡二百四十万人,南海郡四百三十万人,九真郡一百七十万人,郁林郡六十三万人,通海郡十七万人。
如此全国十二郡一百零九府,合计人口有两千八百七十万人。
嗯,比陆渊原本预计的人口,要多个三四百万。
最主要是在楚国控制了豫章、建安、南海三郡之后,对地方原有的士绅地主体系进行了一番清洗,清查出来不少户口。
使得三郡人口,比原有户籍上,各多了数十上百万之众。
再有是这两年,西北蕃人为了获取粮食,陆续向楚国输送了五六十万的周人百姓,以及二三十万的蕃人。
北边周国也因为战乱,有二三十万人,越过山岭逃到了汉中郡。
这方面,也为楚国添加了差不多百万人口。
这各方面加起来,使得如今楚国人口,达到了接近三千万的地步。
三千万百姓,听起来很多。
但对于如今,占据了九成以上扬州的楚国来说,依旧算得上地广人稀。
别的不说,就说刚刚到手的通海、郁林二郡,一郡人口才十几、几十万人,简直是出了城池后,野外尽皆荒蛮,千里没有人烟。
而相比这两郡的人口,楚国却需要在这里维持将近三千的官员,以及近五万的地方郡府县兵。
毫无疑问,此二郡对楚国来说,根本就是入不敷出,纯粹赔钱的货。
而且两郡加起来才八十万的人口,确实也没多少维持一个郡级单位的必要。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而且两郡加起来才八十万的人口,确实也没多少维持一个郡级单位的必要。
因此在统计出了通海、郁林二郡的人口之后,孙思文这位丞相,便立刻上书陆渊,提出了放弃开辟不久的通海郡,把人口全都撤到郁林郡,重点开发这处经营已久的岭南大郡的提议。
甚至他还建议,如果可以的话,其实郁林郡也可以放弃山区较多的一半府县,重点经营靠海以及平原较多的府县。
如此省并郡县,节约开支,集中资源,为楚国日后北上中州做准备。
毕竟,反正过个几十上百年,西南、岭南这些郡国,肯定是都要放弃的。
通海郡和郁林郡那些偏远山区,就算费尽心思开发出来,也根本留不住。
与其如此,那还不如把人都撤到更好开发,资源较多的沿海平原地区,让人口能更好的繁衍出来,也能产出更多的钱粮赋税。
而两郡多达三千的官员,与五万地方兵马,也正好可以分配到刚刚扩增的河谷郡以及九真郡,省得朝廷还要再浪费钱粮,从心选拔官员和招募兵马。
不得不说,孙思文这份奏疏,确实是良言上谋。
陆渊看后,确实颇为动心。
西南岭南那片区域,确实没有开发下去的必要。
因为将来极南地底毒火重现的时候,第一个遭殃的区域,肯定是西南、岭南,那你是最先毁于一旦的。
反倒是西川、洞庭、江东这些区域,或许能慢个一二十年遭灾。
仅从这方面看,把有限的人力物力拿出来,先经营着几块区域,就是最合算的。
而且将来北伐中州,物资基本也是从这几块区域出的。
不可能万里迢迢的从岭南、西南调送物资,隔着崎区山道和海路,输送到北伐战场上去,那也太慢太耗费了。
因而对于孙思文的提议,陆渊是赞同的。
此时他之所以没表态,并不是他舍不得那几块地,而是在想,是不是步子可以再迈大一点?
比如干脆放弃刚刚得到的九真郡,将它和通海郡、郁林郡一起,直接废弃算了。
而楚国则把这三郡的二百五十万民众,全都迁徙到江北的襄阳郡去,以开发当地富庶的江汉平原,为以后北伐积蓄钱粮物资。
甚至连此时还富庶的南海郡,其实也可以着手,将当地人口慢慢迁移到江北汉中区域,省得以后灾难临时再来迁移。
现在人口少的时候,迁移民众,总比以后人口繁衍到数百上千万,再来迁移要划算的多。
碰到的阻力与耗费,也要少不少。
只是这样一下子放弃西南、岭南四个郡,几乎等同于楚国疆域缩小了三分之一,面子上的极为难看,先不去说。
就说少这么多领土,陆渊自身获得的气运的减少,就够让人难受的了。
先前吞并了岭南三国,直接令楚国的气运上涨了两成,刚好填补了他失去洞天的灵气亏损。
此时放弃四郡,虽人口没有损失多少,但对于气运的影响,还是有那么些的。
说不定就会少个一成、半成气运。
所以南边放弃可以,但这气运却不能令他减少。
“看来这方面,还得落到江东那里去了。”
陆渊嘴中念叨着,人已走到一边,看向墙壁上挂着的扬州鱼图,视线紧盯着江东宁国占据的二郡。
自从这几月来,楚国拆分西南、岭南三国,一口气扩增了八个附庸国,尽收其地的消息传回后。
不仅楚国国内一片欢声鼓舞,和楚国紧邻的周边各国,也瞬间风声鹤唳,紧张兮兮起来。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
随着楚国一步步梳理内政,解决完后顾之忧后,已经能整合更多力量的楚军,定然不会安坐于国内,而是会转而图谋扩张的。
而那扩张第一步,自然是如今扬州最后一个还未臣服的国家,前扬州霸主,占据了江东二郡的宁国了
<!---->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
<!---->
<!---->
本章完!
如果浏览不正常,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
退出阅读模式,可以使用书架,足迹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