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设郡取士(2 / 2)
而一场大规模的科举,大规模的开科取士,无疑是能够大量收拢地方士人之心的。
大伙读书,十年寒窗,为的不就是做官吗?
只要你能让我做官。
那么是周国的官,还是长沙国的官,想来很多读书人,都不会太在乎的。
更不用说,那些读书人此时身份上,就已经从周人转变为了长沙人。
别管这种转变,是强迫还是自愿的,这种转变,就已经成了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
那么做长沙国的官,对于这些已经成了长沙人的读书人来说,心理负担就更小了。
而如果能够收拢他们,借由他们在地方和移民中的声望,有他们帮着宣传和安抚人心,那么陆渊吸收和消化那些强迁来的移民,无疑会轻松许多。
有着这种种好处在,他自然不愿意这么快开科举。
‘最少也得等这些新收领土,还有移民中的读书人得到消息,然后赶来长沙参加科举才行。’
陆渊心中这般想着。
但尽管他想得好,可崔长青说的事情,却也是事实。
拖了半年,长沙内外的三国士子,真的已经等不起了。
不快点解决他们的期盼,那不等陆渊收拢周人、西川人的人心。他原本靠着前两次恩科、科举,在三国士子中建立起的声望,怕就会直接跌落不少。
“崔相说的确实有道理。”
陆渊叹了口气,然后道:“这样吧。在十五日那天,在城内举行科举。但此次录取人数,先定为五百。先选拔出一批官员来,充实两郡八府之地,搭起地方官府的骨架来。
然后到明年三月,再开一次恩科,取士八百,彻底补足地方官员缺额。”
左思右想之下,陆渊最终只能选择这么一个折中的办法。
先给一部分名额,那一部分人先考中。
这样的话,大伙各凭本事,考场上争胜负,没考中也别有什么怨言。
而有的这个疏导口,原本那些士子因为长期滞留在长沙城的怨言,也能得到疏解。
甚至因为明年还会再开一次恩科的缘故,说不定这次科举落榜的人听了,反而还会更加感恩戴德,从心里面欢欣鼓舞。
毕竟三年四次科举,连开了三次恩科,这等礼遇士人,奋发向上的朝廷,谁能不拥戴喜欢?
反正崔长青就很喜欢,并且发自内心的感到庆幸。
故而此时他听了陆渊的话后,当即行礼道:“有大王此诏命,天下士人,从此归心矣。”
陆渊闻言,不由哈哈大笑。
……
次日,朝廷将开科举,取士五百的消息,很快就在长沙城内传开了。
虽然比起原本预计的取士一千,人数整整要少了一倍,让不少人都颇为失望。
但即便如此,一场科举取士五百,其实也是一个颇高的数字,比起往年一郡只录取百十人,依然要高上许多。
嗯,是的,这次的是正常的科举,并非恩科。
毕竟陆渊的长沙国,源自原先的越国朝廷,一应的制度,除了一些根本外,大多都是照搬过来的。
而在越国朝廷的制度下,地方各郡,每年都会开一次科举,以录取举人,用于补充官员的缺损。
但这种科举,每年录取的人数,都是由朝廷从吏部那边,统计出当年天下中央以及地方各郡府县所缺乏的官员,然后按照名额,将录取人数分配给各郡。
之后各郡得到录取名额后,再召开科举,以此选定中举的人数。
在这种条件下,往常地方各种,如洞庭南海这种,名额少的时候,一年录取不过二三十人。人数多的时候,基本也就百人出头了。
僧多粥少,官位就那么一点,每年致仕还乡、犯事罢官,或者病逝在任上的人,就那么一点。
空出的官位名额有限,自然是漏一个坑填一个,不可能无限制招收。
像陆渊这种动不动就开恩科,两年就录取两千余人,一口气招收过往几十年录取人数的行为,这才显得异类。
此次开科取士五百人,比起一千人,或者上一次科举,那自然是少的。
但比起往年来说,那依旧是十倍的差距。
有此待遇,那些读书人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因此科举的消息传开后,城内众多士人,便开始欢欣鼓舞的准备了起来。
而城内各种有的没的,不知真假的考题卷子、考官随口点拨之类的东西,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尽管很多人都知道这种东西,基本都是假的,但依旧有大量的士子趋之若鹜。
当然,也有那些务实的,或者较穷的,也开始临时抱佛脚,翻看起各种经典,以及往年科举卷子,试图考前多努力一把。
在这股氛围下,长沙城内专卖笔墨纸砚,以及各类书册的商人们,顿时又发了一笔。
而各家酒楼以及城内百姓,也大赚了一笔伙食住宿费。
原因很简单。
马上就考试了,很多人都想在考前吃好住好一点,以维持更好的状态,以迎接即将到来的科举。
如此读书人有了指望,城内商人百姓,也有了赚头。
在即将到来的科举前,以及科举之后的大王婚礼前,整个长沙城都喜气洋洋的,所有人都感到开心。
而在这股开心的氛围之下,陆渊也感到极为开心。
因为借着这股热潮,他又大为收割了一笔气运。
伴随着北伐战争的连战连捷,整个长沙国的国运气势,也开始逐日攀升。
在这如日东升的态势下,国内的各地民众、官员军将、文人士子、豪强武人,自然开始渐渐归心。
对于长沙国人的这个身份,认同感也在慢慢增强。
而且这还只是第一波而已。
“等随着我从汉中、西川两郡,迁来的民众逐渐安家,开始在地方正常生产。还有开拓的七府之地,真正稳定下来。
到那时,我所聚拢的气运,才是真正暴增的时候。
届时暴涨一倍,或许都不在话下。”
陆渊想到这,心中就极为期待。
这次他从汉中、西川两郡迁徙的人口,规模可不小。认真算起来,估计有个五十万户,两百余万人。
如果再加上襄阳郡四府、西川郡三府、还有洞庭郡的天门府,加上这八府之地。
那这次北伐之战,长沙国增长的人口,就已经超过原有的两百万人了。
具体加了多少人,陆渊暂时还不清楚。
那些移民还在安置之中。
想要知道具体有多少人,得等他们在安置的地方府县落户,然后再由当地府县官员统计出来,汇报给上面,才能得出一个准确数字。
至于江北八府之地,如今都还处在军管之中,这些郡府县的官员,此时朝廷中还在挑选。
真正要赶去赴任,最快也得等完这场科举,过了年再说。
在这些官员到任前,想要清算出这些地盘具体的人口,基本只能是个幻想。
所以陆渊此时,也只能知道自己北伐过后,不仅地盘扩大了八府,增加近乎一倍。治下人口,估计能多个三百万左右。
其它具体详情数字,还得等日后慢慢梳理。
时间,便在这等待之中,慢慢过去。
弘道八年十二月十五,长沙城内开了科举,足有一万一千余名士子参加,最终取士五百人。
录取比例,大约为二十取一。
然后正当大量士子落榜,灰心冷意之下,打算收拾行李,返回家乡的时候。
长沙国打算明年三月,再开恩科,并且取士八百的消息,顿时又传了开来。
于是众多在这场考试中,落寞失志的士子,在得闻消息后,一个个都是喜不自胜,高呼万岁。
一些原本太过绝望,此时再度看到希望,激动过头的人,更是在街头酒楼、屋里书舍中,大唱长沙王的贤明,对其赞不绝口。
在这先抑后扬的操作下,陆渊又狠狠的收割了一波人心,增长了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