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当殿杀人(1 / 2)
“既然如此,那就请先生说说合作一事吧。”
“遵命。在下观可汗营中的那些重甲武士皆不下于乞伊洪基的龙虎双卫,拥此雄兵可汗的眼界应该不止于这小小的边陲之地吧,而且我见营中众人使用的语言和通用语极其的相似,但又有所不同,改创语言独创民族,可汗的野心真是不小啊。”
“没想到先生居然对草原语也有所研究,本汗真是佩服啊。”这可不是崔文川硬捧宋文丘,因为若不是精通草原语之人是绝对听不出经过自己改良的通用语与原先的差别的,虽说蒙古语与这里的通用语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在一些特定词汇的发音上还是有些许的不同,不过这点区别在外人听来基本上都差不多。
“在下不材,早年曾随家父游历草原数年之久,八大通用语都有少许的涉猎。”宋文丘先是自谦地自夸了一番,然后话锋一转对崔文川说道,“话已至此可汗还是不愿和在下坦白吗?”
崔文川闻言微微一笑表情微妙地看着宋文丘,故作糊涂地反问道,“先生是要我坦白什么?我想做什么先生不应该早就一目了然了吗?”
“哈哈哈,可汗果然是有趣之人,在下果真没有看错,可汗之才强于洪基小儿百倍。乞伊洪基虽握有数万精锐但整日只知图谋些蝇头小利,在下相信若是可汗拥兵数万必然能再行太祖之事。”宋文丘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就是在赤裸裸地告诉崔文川,你小子要造反的心思我早就知道了就别跟我装了。
“没想到先生说话竟然如此的敞亮,对于先生所说我并不否认,但先生能否告知本汗,您为何要助我反那朝廷?”
“为何造反?”宋文丘的眼神突然变得尖锐了起来,说话的语气也变得有些阴冷,“难道造反还需要理由吗?在下已经徒活四十五载,若是再在那个胸无大志的家伙帐下效力估计这辈子都将无出头之日,与其一辈子碌碌无为不如轰轰烈烈地做件大事,难道可汗不是这么想的吗?”
崔文川没想到这个看似斯斯文文的好好先生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不过正如宋文丘所说,他崔文川就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打算,既然宋文丘这个文弱书生都能说出这番话,那他再藏着掖着就太不像样了,“正是!先生大才岂可久居那匹夫之下,如若先生不弃,我愿为先生设下国师一职,待到他日我蒙古建国先生就是自我以下的蒙古国第一人。”
“在下不过一介书生,国师之职在下万万当不得,在下只求可汗荣登大宝之日不要忘了曾经有个叫做宋文丘的书生为可汗出过力就够了。”
“先生”
宋文丘见崔文川还要再劝笑着摆了摆手,“可汗不必再劝了,在下不愿为官,更不想被授爵,宋某漂泊半生膝下尚无一子一女,愧对祖宗,即便有了爵位百年之后也无人继承,这样的爵位要来何用?”
是夜,崔文川和宋文丘一老一少促膝长谈了一夜,等到第二天要分别的时候崔文川心里是万分不舍,但拗不过宋文丘执意要回金山,只得放他归去。其实崔文川也知道若是宋文丘久久不回,乞伊洪基必然会有所察觉,只有宋文丘继续待在乞伊洪基身边他才能更好地帮到自己,但崔文川实在不愿这么个人才再入虎穴,若是稍有闪失以乞伊洪基的性子宋文丘必定性命不保。
这是第一次崔文川对一个人如此的不舍,经过一夜的交谈,崔文川惊奇地发现自己与宋文丘是那么的相像,两人在许多方面的看法竟然都不谋而合,而且有的方面宋文丘甚至还要远胜于自己,要不是他有着领先这个时代一千多年的见识或许昨晚的对话就真的成了师生交谈了。
宋文丘虽然上了年纪,但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却比很多的年轻人还要快,特别是当崔文川提到税收,消费与人民收入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宋文丘竟然试着推出了《经济学》中所说的税收的提高将会对消费产生不利的影响,从而导致人民收入的降低。
而且宋文丘还深刻地意识到生产力对于国家的价值,极力地排斥儒家的天下不宁乃是君王不贤,朝有佞臣的思想。他非常直接地表示如果百姓都能吃得上饭,穿得起保暖的衣服,那天下就会少些怨言,少些叛乱,若是不然即便是圣人在世,这个天下也将祸乱不止。
崔文川越聊越觉得这个宋文丘就是个奇人,好像这天底下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东西,如此人才若是折在乞伊洪基的手上,那对于他的大业来说可是个巨大的损失。可是迫于形势所逼,崔文川也只好应允了宋文丘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