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西羌来犯(2 / 2)
好兄弟,关键时刻一点都不含糊。
张越这么一闹,把众人的豪气激了出来。
东汉末年尤其是边缘郡县的文人,腰挎三尺剑,手读圣贤书,君子六艺可没有丢掉,可不是后世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很多人真正能够上马治军,下马管民,打仗做学问,都是一等一的。
例如凉州三明的皇甫规、张奂、段熲,后来的卢植、皇甫嵩、朱儁等人,无一不是如此。
张择见其子如此好气,立即高声赞许,其他教习也都表示与民同在、与堡同亡,马暃连忙说:“诸位言重了,正如张师所言,不过区区2万胡人,定能让他们来得回不得。”
马暃见众人心安、众志成城,于是授予张择父子后勤统领之权,一应战争物资、兵器钱粮、后勤保障,皆由张择父子管理调度,诸位教习参与协助,保证前方一切所需。
张择父子和诸位教习称喏领命。
羌人来袭的情报,送马暃的同时,也已经快马送到广至县城,马陵一看2万人马,内心极为凝重,当即就要亲自带兵返回马家堡,被身边诸人劝住,坐镇广至县城,防止羌人搂草打兔子,袭击广至县城。
同时,马陵在外可以请求援兵,征召县内乡勇,以为外援,作用岂不是比在堡内大得多。
冬天的广志县,虽然处在交通要道,但客商少了很多,城中居民大多回城,5步兵和按十一之法训练的民兵乡勇,确保守城兵力充足,县内其他各乡各里相距遥远,且都有乡勇民兵,自有防守力量。
于是马陵遣李蒙带5骑兵,立即启程赶往马家堡,支援自己儿子,同时遣人向敦煌郡治、两关(玉门关、阳关都尉和周围县城求援。
县丞曹暠放弃回郡府求援的机会,坚决留下与马陵同进退,并亲自给父亲写信恳请派出私兵支援,让马陵刮目相看。
李蒙此人马匪出身,长期在敦煌一带劫掠,对气候、环境、地形等极为熟悉,又对奔袭、伏击、骚扰等战法较为熟练,作战经验比范刚、梁习、辛陌等人更为丰富,加之经常与马陵父子等人研讨兵法、互相推演、实战演练,成长进步较快,在马陵手下多立功劳,和王方一起为马陵所倚重。
傍晚时,李蒙率5骑狂奔而来,马暃见之大喜,补充给养后,命其与城外15骑合兵一处,以李蒙为主,范刚、梁习、辛陌等为副,先行出发阻击羌人前锋,迟滞羌骑进攻,为马家堡争取时间,之后在外游击、以为策应,让羌人不能全力攻城。
祁连山下漫天风雪。
数千彪悍的羌胡骑兵正在匀速行军,羌王长子滇乌,带着数百亲卫,奔驰在长长的马队中间。
周围不断的有斥候策马飞奔而来,向滇乌报告大军周围情况,保障大军前行安全。
大冬天,风雪中长行军可是一件苦差事,天寒地冻、风如刀割,从西羌到马家堡,中间隔着一座巨大的祁连山脉,大队人马前进需要向西绕行,路程可不近。
长时间的行军,让羌胡骑兵毡帽上布满了白霜,5名战士、上万匹战马,呼出来的热气,让整个行军队伍所到之处一片氤氲。
西羌战士从柴达木盆地和青海高原征召,常年生活在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地带,冬天在祁连山下,克服了醉氧状态后,反而比在家乡还要舒服。
不过,长时间的行军,恶劣的天气,以及对未来战争的担忧,让这支队伍早就没了刚出发时的兴奋,战士们沉默或者说是麻木的听着头人指挥,机械的奔行和休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