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再生变故(1 / 2)
上回说到,孔家村的村民,在发现孔家酒厂酿出的酒味道,甚至比传说中的赖茅更好喝时,纷纷表示想用赊欠给孔家酒厂的钱直接换成葡萄酒。
孔父当场就答应了,不过孔仁提出了两个条件。
第一,大家想要酒没问题,不过只能等下一批。
第二,之前受到狗蛋煽动,在孔孟打开葡萄酒之前,当场收回全部资金的人,直接失去葡萄酒兑换资格。
此话一出,那些原本还因自己的小聪明而欣喜的人,脸色直接就白了。
毫无疑问,他们直接失去大赚一笔的机会。
他们甚至还无法抱怨。
因为这一切都是他们自找的。
俗话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在孔家父子资金周转不灵之际,自己非但不帮忙,反而落井下石。
现在人家有了赚钱的机会,凭什么要带你一起?
而老六老七等其他孔家父子的坚定支持者,心里全是兴奋。
因为他们赊给孔家父子的钱,少的七八万,多的三四十万。
这些钱如果全部换成葡萄酒,那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有的人甚至已开始计算,自己将兑换出来的葡萄酒卖出后的最终收益了。
看着眼前有人欢喜有人愁的场面,孔孟则陷入沉思。
最后他还是站出来道:“各位父老乡亲,感谢大家这段时间对孔家酒厂的支持,以及对我们父子的信任。
为了回馈大家,我决定孔家酒厂以后生产出来的每一批酒的百分之二十,都会按照成本价,以内供的方式出售。
只要今天来到孔家酒厂的人,都有购买资格。
此话一出,那些原本因为不信任,而直接选择退钱的人,终于转忧为喜。
虽然今天因为错误决定,自己损失了一大笔。
但这些损失将来未必就不能找不回来。
至于如何找补,当然是和孔家父子搞好关系了。
已经失误过一次的他们,绝不允许再次出现失误。
见状,孔孟扭头对父亲道:“爸,你不会怪我擅作主张吧?”
孔父哈哈一笑:“擅作主张,怎么会?”
说着他拍拍儿子的肩膀,“本来我还发愁如何安抚那些中途变卦的人,现在有你这句话,我就不用操心了。”
孔父这话,可不是为照顾儿子的情绪才说的,他是发自真心。
那些自诩小聪明而中途变卦的人固然可恨,但人无完人,这种事是无法避免的。
如果碰到心性耿直者,肯定将这部分人趋之门外。
但孔父却完全不同。
在他看来,这些人都是自己的乡里乡亲,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关系搞得太僵,对自己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特别是这次葡萄酒酿制成功后,可以预见,孔家酒厂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
而一家企业想要发展,除了资金,土地,工艺,还有一项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摆脱的。
那就是人。
只有拥有足够数量的人,孔父才有信心在孔家庄建立自己的红酒帝国。
有人或许会说,这世上,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但两条腿的人,还不遍地都是?
孔家村人手不够,还可以用其他村的村民吗?没必要在这些人身上吊死。
对于此事,孔父心里也仔细想过,但很快就被他否定了。
首先,这些人只是有点小毛病,本身并无大错。
这一点,从他们一开始就愿意将葡萄赊欠给孔家酒厂就能看出来。
因此只要自己多点耐心,将他们变成孔家的真正佣殂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用这些知根知底的人,怎么也都比用哪些不太熟悉的外村人,要好很多。
其次,也就是更重要的一点。
如果自己把这部分人抛弃,那么他们势必会走到孔家的对立面,甚至有可能和狗蛋狼狈为奸。
将生产型人才硬生生送到对手手里,孔父只要不是傻子,就不可能这么做。
把这些前因后果想清楚,剩下的问题就简单了。
不过孔父却遇到了另一个难题,就是如何去安抚这批人,让他们能够为自己所用。
轻飘飘说几句话自然不行,这年头,没有切身的利益,谁会卖力帮你做事?
总归要许诺他们一些好处。
但这些好处太多了同样不行。
因为除了这批人,还有像老六老七这样对自己父子的大力支持者。
这些才是孔家酒厂发扬光大的中流砥柱。
就在孔父为此事想破头皮之际,孔孟的话仿佛一盏明灯,彻底照亮了他心事重重的影子。
别人或许看不出来,但孔父心里却仿佛明镜一般。
孔孟虽然说可以拿出产量的百分之二十无偿分给大家。
但怎么分如何分,依旧是自己说了算。
所以接下来就要看这些人的实际行动了,大力支持自己家的,自然可以多分一点。
而中途不知悔改,或者对自己家不屑一顾的,那么对不起了。
您从哪来,就回哪去,我们可伺候不起。
最关键的是,这条对之前孔家的那些支持者同样有效。
毕竟他们虽然这次站在孔家这边,但下次又难保不会被其他人用利益收买。
有了这条限制,相信只要孔父不是太傻,孔家的富贵之路绝对锐不可当。
于是在孔父刻意笼络下,原本还心思各异的村民瞬间变得其乐融融。
就在这时有人忽然问:“老孔,这葡萄酒的酿制秘方,真是你大儿子孔孟鼓捣出来的?”
孔父点头笑道:“当然,也不看看我是儿子是谁?那可是咱们村五,年内的唯一一位大学生。”
“真的啊,太好了。老孔,你大儿子现在应该还没对象吧?”
孔父点点头道:“还没有,你说这孩子,上学的时候只知好好学习,连怎么和异性交往都不懂。
现在好了,都毕业了还是单身。
我和他妈为了这事可没少操心。”
说到这个,孔孟忍不住扭头看向自己父亲。
真不知道孔家的情况,他自己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对于自己的婚姻大事,操心的一直都是母亲。
老爸除了干活,其他什么都不管。
现在突然成了自己婚事的急先锋,让他很不适应。
听了孔父的话,那人笑道:“现在的孩子都这样,有谈朋友意识的,初中都能找一大堆。
对这方面不敏感的,工作五六年依旧单身都不稀奇。
不如这样,你大儿子现在不是在中州工作吗?恰好我侄女也在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