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章 文若,你怎么看?(2 / 2)
想要袁绍将孙策留下来。
“孙策此举,确实太过了,让人看不惯。”
袁绍点头。
孔融见此,再次出声附和拱火。
结果就在他以为,火候已经够了,袁绍将会按照自己所言,将孙策追回来的时候,袁绍却又摇摇头,叹口气道。
“算了,让他去吧。
其父战死,随后他又接连战败。
一个少年人,不知礼就不知礼吧。
不必多与他一般见识。”
孔融闻言微愣,心中暗自摇头。
少年人不与之一般见识?
你是怕袁术与你闹得下不来台吧?
他又与袁绍明里暗里的说了一会儿,见到袁绍就是不这样做之后,便也止住话头。
“孙策这人,竟如此无胆!
其父被华雄所斩杀,他作为儿子,不思为父亲报仇,就这样跑了。
当真令人不齿!”
孔融如此骂道。
带着鄙夷,显得气愤。
随后决定在之后,写篇文章将此事记录下来。
让天下人都见识一下,当初不将他们名士放在眼中,逼死荆州刺史王睿,兵到南阳,杀掉了南阳太守张咨的狂徒孙坚,无知武夫,落了一个什么下场。
并生养了一个什么样的好儿子!
“我接下来准备继续动兵攻打汜水关,寻找战机斩杀华雄,文举作为先锋如何?”
袁绍望着孔融如此询问。
正在心中大骂孙策无胆的孔融,闻言忙道:“这……战场争锋非我所长,我岂能为先锋?
而且……华雄贼子凶威太盛,非轻易能除,需从长计议才行。
不可贸然行事。”
袁绍闻言点点头,没有再在这上面多言,但看起来还是一副想要打华雄的样子。
孔融见此,不敢再在这里多待。
很快就告辞,说营中有事,从袁绍这里离开。
看着离去的孔融背影,袁绍面露讥讽之色。
但想起如今之局势,他心情也随之变得无比沉重起来。
原以为至少也能落下一个汜水关。
可结果,连汜水关都又被这贼子给重新夺了回去。
是一点颜面都不给他们留。
其实打到这个时候,袁绍自己也已经不想打了。
屡战屡败,被华雄打的身心俱疲!
但是他为盟主,这样的话,实在是说不出来,丢不起这个人。
所以他很快就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不是在这里思索如何打仗,如何将华雄战败。
而是在想,如何既能够不与华雄打仗,又能够合情合理的不丢自己的面子……
……
第二日,袁绍营寨大帐之中,在袁绍号令之下,众诸侯齐聚。
相比之前的济济一堂,此时帐中诸侯,看上去稀疏不少
毕竟少了鲍信、孙坚,张超、张邈,孔伷和乔冒六人。
众人大多都注意到了这些,以至于众多人心中,都是不由的升起凄凉之意。
“诸君,董卓篡权乱国,华雄贼子领兵守关。
我等兴义师而来,竟被这样一个蛮子给堵在这里,实属可恶!
必与其不共戴天!
接下来,我等迅速整理兵马,与其再战!
十日之内完成整兵,十日之后,大举进攻汜水关!”
袁绍坐在首位上,望着众人康慨陈词。
势必要杀华雄!
此言一出,王匡、韩馥、刘岱,孔融等众人都是不由一惊。
心中极度不情愿。
他们众人,心中所想的最多的,还是凭借讨伐董卓,来获取大权力。
此时看似没怎么赢过,但随着董卓开始迁都,实际上割据已经是形成了。
而华雄又过于凶残,杀诸侯如割草。
在这等情况之下,谁还再想继续与华雄打仗?
不敢和华雄继续打,说起来比较丢人,但总比丢掉性命要好!
于是,众诸侯纷纷开口,劝袁绍三思而行。
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来说明如今之际,不宜和华雄硬拼。
袁绍见到众诸侯的反应,心中暗自松口气。
显得有些喜悦。
事情成了!
这就是袁绍所想出来的应对之策。
既然他作为盟主,嫌主动开口做出不与华雄作战的决定丢人,那就表达出与华雄不共戴天,与华雄决一死战的态度好了!
反正被华雄打怕,在接下来不想再与华雄作战,至少是不想和华雄主动作战的人,又不是自己一个。
在自己表达出来的这样态度之后,必然会有人前来劝阻。
如此以来,不敢与华雄作战的名头,就落不到自己头上。
毕竟自己这个盟主,是非常想要与华雄作战的。
是这些诸侯们怂了,硬是在这里阻拦!
诸侯们越是阻拦,袁绍就越是起劲,说必然要斩杀华雄云云。
众诸侯纷纷劝阻,如此再三之后,袁绍才算是熄了这个心思。
叹气表示,就暂时按照众人所言行事,不与华雄交战好了。
不少人都暗中长松一口气。
这一幕看的在这里冷眼旁观的曹操,有几次就在想,要不直接就顺着袁绍的话,力排众议,支持袁绍带兵与华雄死磕算了。
免得这家伙在这里说着不停。
看着就令人心中生厌!
一番商议之后,众人将此事定下。
并在接下来,将众人兵马汇集起来,一连扎下三个大寨。
将众多兵马都安排到这三个大寨之中。
为的就是避免兵马过于分散,会被华雄贼带兵出来,各个击破。
同时,也将营寨修建的分外结实。
是铁了心的,在这里和华雄耗下去。
打他们是不想打的,但退走也不可能。
至少在董卓退走之前,他们绝对不能退兵……
……
“文若,你怎么看?”
颍川这里,一青年人转头望向身边另一青年,如此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