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回 长生教主(1 / 2)
戴安道心无旁骛的雕完了木像,回头对朱琳琳笑道:“小丫头,我这雕像怎么样!”
朱琳琳赞道:“先生技艺绝伦,我生平从未见过这么精美地佛像,堪称天下一绝!”
戴安道舒怀大笑,对杨子猷道:“子猷,听闻你去了建邺,怎么这么快便回来了?这两位小朋友是谁家子弟?”
杨子猷引荐完毕,陆英施礼道:“戴先生,久闻先生志趣高洁,德才惊世,今日幸会,足慰平生。”
戴安道摆摆手,说道:“华亭既是子猷的朋友,何须如此客套。老夫山野村夫,当不得你称赞。”
陆英知他不喜俗礼,便洒脱一笑,亲自到屋内取来酒酿,杀鸡宰鹅,张罗起膳食。
杨、戴二人品尝过陆英炙肉之美,连连赞不绝口,连饮酒都顾不上,风卷残云般食尽两只子鹅,意犹未尽。当夜四人皆痛饮畅谈,不觉成忘年之交。
戴安道妻子皆在山阴居住,唯独他一人和两名老仆在此,是以醉后便和衣而卧,也无人管。
天明后,戴安道邀请众人去天姥山游玩,杨子猷欣然愿望。于是四人不带仆从,乘舟跋涉,午后方到天姥山下。
天姥山又名王姥山,传言有人曾于山顶听到西王母歌吟之声,因而得名。他四人脚踏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正合坡势;下坡时去掉后齿,可缓俯倾。
此处千峰危耸,溪壑映翠,起伏跌宕,高下相倾。四人登险峰、攀奇岩、临涧水、啸空谷。至夜晚便在山间打野味烤来充饥,取山泉以为饮。
夜深幽寂,陆英等正在火堆旁闲谈,忽而他听得远处山上似有人语声。于是,陆英暂离朱琳琳与杨、戴三人,提气凝神展开轻身功法,向山后有人处探去。
翻过山脊,远远看到有五六个人正在岩上对答,一个年龄颇长的老者,还有四五个壮年人,俱着黄色道袍,似是五斗米道士。
陆英静听时,闻得那老者叹息道:“不死仙草终究只是个虚妄,看来老夫天年已尽,徒呼奈何!”
老者身旁一名四十多岁的道士安慰道:“师父不必沮丧,传言每月望日子时,那不死仙草都将出来吸取月精以自养。今日不得,下月我等再来此寻找就是……”
老者苦笑道:“老夫恐怕活不过这个月了,何敢奢望下月!人力有时穷,生死归天命。孙泰,你随我修道也已有年,我死后这千万教众就由你统摄。切记,不可交结权贵,不可贪恋荣华,否则必将招来灭族之祸!”
孙泰连忙应道:“师父放心,孙泰谨记师父教诲。定要将我教发扬光大,广布祖师德泽,拯救万民于水火,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老者虽甚为担忧他不能笃行,但此时命不久矣,也无可奈何,只心中叹息而已。
身旁几名道众见大师父临终托付遗言,尽皆垂泪下拜。口中默默祷告,祈愿大师父羽化登仙,蝉蜕解脱。
陆英不知,这老者乃是钱塘人杜子恭,那孙泰早年随他修习,师徒皆是五斗米道中人,擅长采药养生,经常救济黎民百姓疾苦。会稽郡中多有男女信众,奉他为师,以求长生无灾。
久而久之,信徒皆号曰“长生人”,自称长生教。孙泰心思机敏,侍奉师父勤勉,因而得传教主之位。
会稽一地本就极多五斗米道信徒,上至世家豪门,下至贫民贱役,男女老少几乎家家入道。杜子恭师徒又能治病救人,故而百姓奉之若神。
杜子恭渐渐气息转弱,眼看将撒手人世,孙泰及众徒弟哭泣祷告,甚是悲悯。
陆英不忍见此,便折身返回。到了朱琳琳身旁,略略说了几句,杨子猷、戴安道两人早互枕而眠,自是不知。
第二日天还未亮,四人登上峰顶,东望云海,等待红日初升。南北眺望,但见山峦连绵不绝,云霞明暗翻涌。不一时,日渐出于东海,跃然云顶之上,光大绚烂,金芒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