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回 智过万人谓之“英”(1 / 2)
陆英到了尚书台贼曹衙门,所幸有多方人证,可证明他并不曾动手。且王仲玠大白天带人持兵器闯入陆家,本来有错在先。是以尚书台也不能将陆英如何,只让他如实告知宋演下落。
陆英称,宋演与吴郡朱某失手杀人后,便畏罪逃亡,并不知他们去处。王国宝又派人往吴郡追缉,并令太守张玄之协助拿贼。至于到底能不能追到,则不可料知。
他只说姓朱之人是来寻宋演叙旧,自己并不相熟。一时间倒也不虞朱龄石家中受牵连。王国宝折腾了几日,追不到宋演,只能到会稽王与皇帝面前哭诉,要求严惩陆英。
但皇帝并不允其所请,坚持冤有头债有主,国法不可废,只当问责宋演一人。
王国宝见不是办法,又上奏称,宋演是受了朱旭指示,来到京师为非作歹。他百般诋毁朱旭有不臣之心,久在青州、兖州之地,恐勾连段垂为祸。
皇帝虽没有听他所请,但过了几日仍然下旨,将朱旭调任雍州刺史,持节都督司雍梁秦四州军事,镇守襄阳。又命王孝伯兼任青、兖二州刺史,统领江淮大军。
陆英想将事情告知庾小姐,又恐去庾府惹来不便。思量许久,还是托杨家小姐杨卓君去一趟比较稳妥。
于是他来到武冈侯府,将宋演之事告知杨谧兄妹。杨谧不免一阵惋惜,实不料宋昌明竟然沦落到这般田地。
杨卓君却大为赞许,言语中对宋演冲冠一怒极为称道。但说到要她去庾府传递消息,却忽而变得面色不豫。
陆英没有看出杨小姐对宋演有意,却让她做二人红娘,教人如何高兴得起来。
杨卓君虽不情愿,但终于还是答应了下来。当即便整衣备车,往庾府一行。陆英只好就在武冈侯府等待,等得到庾文倩答复再离开。
过了一个多时辰,杨卓君去而复返,神色也说不上喜,也说不上忧,纵使陆英观察许久,也未能判断结果如何。
杨卓君自顾呆坐半晌,才举起茶盏浅饮两口,说道:“文倩姐姐说,宋都尉厚意令她愧不敢当。本该舍命相报,但父母有命,礼法有约,她不能任情私奔,令家门蒙羞……王仲玠已死,她今生立志不嫁,将要落发出家,长为宋都尉赎罪。”
陆英惊道:“怎至于此!庾小姐竟如此刚烈……”
杨卓君不答,杨谧接道:“恐怕王国宝追捕昌明兄不得,将要迁怒于庾家啊……这庾太守妙算落空,不知作何感想!”
陆英摇头叹息,如今也只能将庾文倩所言如实告知宋演,若是他们天生良缘,以后未尝不能相聚。
出了武冈侯府,陆英思绪纷乱,随意走在街上,不觉间却到了朱琳琳家门前。他让人通报,请见朱孚。家人却说公子受朱将军召唤,已经启程赴襄阳去了。
陆英只得自行回府,枯坐半日修下一封书信,遣精干之人送去姑苏。几日后,听闻支妙音主持收留了庾家小姐入寺为尼,开法会为她剃度出家。
王国宝果然迁怒东阳太守庾廓,几番借故斥责之下,庾廓忧惧不安,终于病重身故。当然此是后话。
这一日,陆英收到邀请,支妙音请他去简静寺论道。陆英虽不愿与这比丘尼多有来往,但之前有事时亏了她相助,如今也不好卸磨杀驴。
于是,只得沐浴焚香,穿起道袍来到简静寺中。初时还当是论什么大道,去了才发现除了杯盘盏碟,就是美酒御馔。
这哪里是论道,分明是筵宴作乐。但陆英也不敢不悦,因为支妙音言语中数次暗示,将有贵客降临。
什么贵客敢到简静寺享乐,不用说也知道,天下只有一人而已。将到午时,寺院外忽然被几百名禁军包围,一辆黑色的犊车缓缓驶入简静寺。
支妙音领着众比丘尼上前迎接,陆英尴尬地站在她们身后,心中暗暗叫苦。等到来人入了主持方丈之内,陆英仍然站在外面,迟迟不挪动脚步。有女尼来请,陆英知道躲不过,才终于随之而入。
不待陆英施礼,皇帝已经笑道:“华亭,快来坐下,陪朕好好饮几杯!这许久不见,华亭风采如旧,看来过得不差呀。”
陆英躬身施礼道:“微臣陆英,见过陛下!”
皇帝道:“今日私宴,不论礼节。快坐快坐!”
陆英笑着坐下,低眉垂首,也不主动言语。
支妙音掩口轻笑:“陛下,您这真命天子果然威严难测,看把陆侍郎给局促的……”
皇帝道:“朕哪有什么威严!这天下之人,有几个真把我放在眼里……”
陆英心中一跳,却听支妙音道:“陛下,天子之威,岂是凡夫可知!别看如今有些小丑跳得欢,权势还不都是陛下给的。您又何需感伤,与那些蝼蚁一般见识?”
皇帝转忧为喜,笑道:“妙音说的好!来,今日只饮酒,不论他事!”
陆英只好陪着饮宴,心头百般滋味涌上,反倒一句话也没有。
等到皇帝酒酣,忽然握着玉盏意味深长地道:“《淮南子》云,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豪,十人者谓之杰。华亭文韬武略,才智超群,当无愧于一个‘英’字!”
陆英道:“陛下谬赞了!臣实不敢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