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十天(1 / 2)
余冰深入分析了一下自己穿越几日来的所作所为,发现自己还是太心急了,最主要的是忽视了这个时代信息传递的落后性。自己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密集的抛出太多新概念,让洛阳城以外的地区根本来不及接收消化。
何况,按“系统”的规则设定来看,自己这种抛出新概念的方式也没有达到最佳的“打脸”效果。自己应该放慢节奏,一点一点的把各种有“争议”的概念充分利用起来。先让多数民众对自己提出的某个新概念产生“怀疑”,发酵一下,自己再反转他们的“怀疑认知”,才能产生最佳的“认同值”收益。
并且也给往大汉各州郡传递留够充足的时间差,避免“认同值”没有来得及及时回馈,前面的“怀疑值”却大范围反馈了。不然的话,搞不好每个月都会有不利于自己的事件发生。
既然决定了要放慢节奏,余冰也一下子放松了穿越过来后一直比较紧绷的心神。前面一直是太缺乏安全感了,所以有些急躁,各种新东西不停的往外抛,确实要踩一下刹车了。
但是不管对错,或是合理与否,这几天也算完成了一些初步布局,自己也有了一些立足的班底。自己只要好好巩固一段时间,把基础夯实后,吸取前面的教训,就可以有序启动下一阶段的变革了。
不再急躁的余冰,静下心来慢慢研究资料兑换的问题,甚至按“系统精灵”的建议,不断开启“系统答疑”,和“系统”交流各种疑难问题,有时需要较长交流时间的,还兑换了时间加速。反正“怀疑值”那么多,不使用了,以后全部反转“认同”了的话,不是白白浪费了吗?
或许有些人永远不会转变对自己的“质疑”,也或许有些人即使不怀疑自己的某些言行了,但也不会转为认同,自己完全可以把这些“怀疑值”充分利用起来解答疑惑,提高自己对这个时代的各种认知。
毕竟,除了涉及超越这个时空目前科技体系的知识,其它各方面的问题,很多都是不限制的,一些被“系统”判定有限制的问题,只要不是成套的兑换,所花“合理值”也不是很多。
接下来的十天时间,余冰没有再往外抛出什么新奇的概念,言行举止都收敛不少,没有再说那些容易引起热议的话语。每天要么在“御书房”研究兑换的资料,要么处理一下“尚书台”整理交上来的各种奏章。
偶尔也去西园指导一下各个新部门的组建工作,纠正一些错误的地方。而各个新部门通过这些天的组建,也逐渐完善起来。
西园本来面积就很大,几经改建,现成的建筑也很多,原时空记载汉灵帝在西园修了一千多间房屋,这么浩大的建筑工程显然不可能是三五年可以完成的,何况汉灵帝后来还又新建了两个大型园林。因此,实际上西园的很多建筑都是历代皇帝原本就不断修建好的,汉灵帝只是新增扩建了一些。
现在被余冰改成新部门的办公场所,基本上都是稍微修整一番就能够直接使用。各部门根据未来的发展需要,可以说都预留了足够的房间。
袁绍小组的“政务科”和“论政堂”是最先组建完成的。“政务科”作为余冰计划中未来“吏部”(中组部的前身,在余冰给的相关资料的指导下,这十天又陆续在“招贤馆”挖掘了不少政务人才,已初步完成了主要的框架构建。朝廷原有机构不去管,以后新部门的官员任免,都将通过“政务科”审核培训后才能上岗,即使皇帝亲自任命的新部门官员,也要走“政务科”过一下流程。
袁绍小组的“政务科”和“论政堂”组建好后,余冰没有给他们更多新的资料,而是给他们安排了任务,总结历朝历代各种行政体系的利弊、各种政策条文的优缺点等等。再过几天,等他们整理总结差不多了,余冰会在合适的时机,将一些原时空的政治资料陆续传授出来。
曹操小组的“法务科”和“论法堂”,组建得更加顺利,因为阳球那个老家伙也被余冰折服了,这些年他本来就一直以法家传人自居,家中门客也多是“法学”爱好者。对皇帝喊他带人来“论法堂”学习的事情很是积极,亲自带领不少人跑上跑下的参与两个部门的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