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小芳(1 / 2)
纠结的时间并不长,因为李云帆又不是打算写本传世神作,他就是想赚钱而已,如此就容易得多,直接用赚钱的角度来选择好了。
这就跟在起点写书一样,热销榜刷一波,看最近啥题材火跟着写就完事儿了,只要文笔在线、节奏流畅、不给读者放毒,成绩大致也不会太差。
所以先研究时下流行什么题材吧,这事儿就容易得多,如今的文学热潮大多都是从校园兴起,然后扩散到社会上的,李云帆又是正儿八经的大学生,那么找身边人问问就清楚了。
先在宿舍楼、班级里问了问,又去图书馆塞了两包烟,从管理员哪拿到了最近的借阅统计,李云帆发现,除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之外,时下借阅最多、讨论最热烈、社会反响最大的就是伤痕类文学作品了。
最早引发社会反响的该类型作品是四川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
这部书以班主任张俊石同意接收刚从拘留所出来的宋宝琦插班读书为线索展开,以曲折的故事情节揭露了上个时期对青少年造成的心灵创伤。
其后,类似的小说不断涌现,至于这种对文革苦难的揭露真正成为一种潮流,则是以今年8月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发表在《文汇报》上为标志的,这部小说以悲剧的艺术力量,震动了文坛。
该类型作品大多以上山下乡为主线,诉说主人公的苦难与不幸,带有浓重的伤感情绪,对未来充满迷茫。
在李云帆看来,这些作品的确反映了一些现实,大多也确实是作者的心声,然而还是有些局限,最明显的就是他们把下乡视为不幸,却忽视了那些农民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那片土地上,这些农民的不幸比他们更深。
花了几天时间整理自己当初在前进农场,还有在跑车途中的所见所闻,整理出一堆素材来,然后再结合后世读过的经典作品,李云帆写下了自己这部书的名字——《小芳》!
这名字源于日后那首著名的流行歌曲——“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
有人在网上这么评论这首歌:城市青年下乡之后找了个女人发泄欲望,后来要回城就把她抛弃了,多年之后对城市娶的妻子感到腻烦,又开始怀念起小芳的好来。
歌里唱的很好听,但是如果让他回城的时候带上小芳,或者念起她的好的时候把她接回城里,他绝对是不愿意的,这首歌唱的是一个渣男到一个老渣男的进化史。
李云帆给自己的作品取名《小芳》,就是想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不过光有主线还不够,还得填充素材。
那么,男主人公和小芳的感情经历就借用路遥的《人生》好了,这部小说以黄土高原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
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