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南下(2 / 2)
翌日,三路将领各回属地,做战前的最后准备,斛律光也领其麾下都督回去长沙,时刻派人与夷陵守将薛孤延联络,监视属地动向。
高澄征召吴州、江州、衡州六十万百姓为民夫,旨意传达至江南的时候,并未引起恐慌。
按理说,江南百姓这些年被萧家内战祸祸得不轻,都有了应激障碍,一听说要随军做民夫,应该是一百个不愿意。
但由于各地官吏提前宣扬政策,民众知晓缴纳免役钱后,并非是无偿征召,并且高氏掌权以来,也没有拿民夫当军粮的传统,最危险的也不过是填埋护城河,便也少了许多抵触。
三州百姓自然是分别供应三路大军后勤,纷纷吴州、江州、衡州三地南部集结,而湘州斛律光遵照高澄的吩咐,以静制动,等着宇文泰先手。
九月下旬,蜀地传来消息,宇文泰由其侄独孤信都督杨忠等将守卫蜀道各关隘,由宇文护领达奚武等将守卫楚州。
而他自己则亲率八万主力,趋往云贵。
高澄立即下令斛律光在湘州行动起来,同时下令江汉三州,即荆州、郢州、鄂州一齐动员,作势要西向攻伐楚州。
而梁州厍狄干也不会闲着,汉中方面军事力量同样被调动,大作声势,羊攻蜀道,使得宇文泰不敢分北部之兵,增援东境门户。
不止如此,高澄甚至派遣随自己南下的三万骑卒开赴江陵,使得楚州面临的军事压力进一步增大。
在小高王的规划里,宇文泰要是去岭南,他就主打楚州,夺取蜀地门户。
至于伐陈,一旦进展不顺,大可班师。
若宇文泰被迫回师,自然还是以扑灭陈霸先为主要目标。
三方国力对比的巨大差距,也是高澄能够如此从容布置的原因。
时间来到九月底,不只是江南三州六十万民夫陆续就位,就连陈霸先都已经在岭南完成了军事动员。
只是面对北齐不加掩饰的三路大军,陈军内部对于该如何御敌,却有了分歧。
一派认为,应该照搬此前全歼萧纶大军的旧例,放一路齐军入境,集中优势兵力将其围歼。
另一派则认为,应该分兵把守险要,依险据守,等到夏季,北人难以适应炎热气候,自会退去。
与防御萧纶时不同,这一次陈霸先没有再效彷姜维守汉中,而是决定把守险要,将退敌的事情交给时间与气候。
之所以有这般区别,一来是齐军战斗力不同于萧纶麾下将士,前些年是硬生生把南梁军队打得丧失了陆战的信心。
其次是萧纶当时只有一路大军,而非三路来袭。
若自己放开关隘,任由一路齐军入境,但对方反而稳扎稳打,占据关隘,不急于南下,自己便完全陷入被动,大军被牵制住,其余两路还顾是不顾。
陈霸先在军中威望深厚,他的倾向终止了这场争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