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十八章:选址望野,伏蛮关的由来(1 / 2)
经过一夜的休息。众人踏上了,寻找根据地的道路!
不过,对于根据地的选择,姬赋治早有想法——望野!
望野这个地方,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这里三面环山,东面有一条大河。但这里,地势比较平坦,良田众多。
除了天然的防守优势以外,望野也是一座边城!但这座边城,易守难攻!人口约83万,没有守备军!真的没有守备军!特殊的天然防护,外加地理位置。
导致了望野城,人民富裕,商业繁茂。除了维持秩序的衙役,这里根本就没有守军!
望野在帝国地图上,处于西陲城的东北方向,相距约6百公里。
西陲城,是帝国西方的门户。在西陲城后,还有三座小城,为西陲城提供粮食、兵力。
这三座小城呈扇形分布。东北方向的(上边,是岭山城。
西陲城的正后方(即东方,是子卫城。
临江城,则在东南方向。城如其名,临江而立。
在之后,也是原来的帝国门户——伏蛮关。也叫伏蛮关隘,破蛮关。这里就不是城了,而是纯粹的军事重地!只有一道高墙矗立!这里,也是帝国西部,最后的防御位置。
一但伏蛮关失守,那么释叶帝国的西部大门,就彻底打开了!可以任由胡尢人,纵情奔袭,肆意掠夺!
这伏蛮关,原本不叫伏蛮关。当初释叶大帝,在向西部动兵的时候。把原本居住在西部的氏族、部落,打的毫无招架之力。原本的三大部落,五个中型部落,和四十多个小部落,外加众多氏族。
全部打出了,伏蛮关外!
当时众多氏族,和小部落联合。他们组建联军,伙同中型部落,联合大部落。跟释叶帝国打了七年!最后释叶大帝,亲自率领百万大军,一路攻杀。屠了三个大型部落,两个中型部落。以及,数十个小型部落,和氏族联军。总共、屠杀了49多万人!
释叶大帝,每攻陷一处,必定会屠尽所有人口!
幸存下来的人,因畏惧帝国军,陆续迁徙。最后,全都来到破蛮关后。背靠南离草原,据险而守。因此,当时的破蛮关,也叫作——拒寇关!
众多西部的原居民们,汇集于此,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凭借破蛮关,独特的地形条件。修筑城墙,抵御入侵!
双方在破蛮关,打了四百多年的拉锯战!帝国大军,在此毫无用武之地!
因为这拒寇关,左右是陡峭的山壁!两山之间,只有一个三十米左右的山谷,以供通行。并且,这左右的两座大山,分别是两条山脉的末尾处。最低也有四十多米,最高有七十多米,山体陡峭,无法攀爬!绕路,都没地方绕!
后来帝国大一统,农业、畜牧业,经过多地改良,变的越来越好。慢慢的制造业,和商业也出现了。“钱”,就这么应运而生了!
随着众多的部落,与氏族的融合。以物易物,已经不在适合。钱的出现,刚好弥补了这个问题。
可以说,释叶大帝一人,就促进了,整个世界的历史进程!直接将人,从部落、氏族时代,推向了封建帝国时代!
后来嘛,自然很简单。随着帝国的发展,攻城器械出现了!拒寇关的木质城墙,挡不住投石车的攻击。
至此之后,拒寇关改名易主——破蛮关!
帝国军攻破拒寇关后。又把拒寇关后的原住民,大肆屠戮了一番!双方的仇,那是越结越深!
最后,西部的原住民,逃进了南离草原。并且,在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后。西部居民,早就形成了畜牧为主,农业为辅的模式。
帝国军,原本想要赶尽杀绝。但在进入南离草原十年后,他们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南离草原太辽阔了!
在加上,西部居民们,为了躲避帝国军的追杀。他们分散开来,以家庭为单位,各自逃命。
帝国军追杀了十年,才杀了一万多人!无奈之下,帝国军只能撤军,留下五万人驻守。
又过了一百多年,西部的原住民们,聚集了33多万人,跑来找帝国军复仇了!
他们以骑兵为主,突袭了帝国守军。重新夺回拒寇关!接着继续奔袭,一路烧杀抢掠,攻破半个帝国西部!
帝国西部,在和平了一百多年后,再次陷入战争!
就在这个时候,释叶帝国调遣了,23万大军,挥师西伐!
帝国军又跟胡尢人,打了二十多年!最后,胡尢人又退回了拒寇关!据险而守!
这一次,胡尢人尤为注重防御!在攻破拒寇关后,就开始修筑城墙!抓回大量的奴隶,以供驱使。当拒寇关,再次建造好时,累死的奴隶,就有八万多人!
而原来由帝国军,修筑的城墙,被胡尢人亲手推倒!
凭借地利坚墙,胡尢人又在这里,跟帝国军打了六十多年!
在战争期间,胡尢人会派出骑兵。时不时地骚扰一下帝国军,或者偷偷绕过帝国军。跑到帝国内部,烧杀抢掠!流动作案!
这一举动,彻底惹怒了帝国军。在帝国军,不计伤亡地猛攻之下,终于又一次攻破了拒寇关!但这一次的代价,十分惨重!帝国军,战死三十多万人!昼夜不停地打了一个多月!
拒寇关又再一次改名,从“拒寇关”到“破蛮关”,最后到现在的“伏蛮关”!
但帝国军,在付出了,这么大的伤亡之后,才攻破了,胡尢人的防御。他们又怎么可能,就此罢手!
帝国军又把胡尢人,追杀进了南离草原!
但这一次,帝国军发誓要荡尽胡蛮!直接就率领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冲进了南离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