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千里之行(2 / 2)
终于找到了,怜儿双膝一跪,道:“张大哥,救救他们吧。”
张北海连忙扶起怜儿,带着她一路向山里走,拐了几个弯,终于来到一个小屋。
张北海点燃烛台,屋内才亮起来。怜儿四下张望,这是守孝搭的简易的木屋,屋子很小,除了一些工具,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只是屋北面用木板搭了两张小床。
那孩童面目清秀,十四五岁的样子,盯着怜儿呵呵直笑。
张北海道:“这是我族内的小孩,叫张灵,虽属远支,论辈分叫我一声伯父,但他家人俱死胡人之手,我现在膝下儿女也不在,收留下来,做个念想。平常山里没有别人,来了稀客,才这么无礼,请勿见怪。”
怜儿心中仍有疑虑,道:“张大哥,听吴侯史说,你们一起在毛台燧出生入死,情同手足。如今,他们有难,万望解救。”
张北海道:“你或许是听错了,毛台燧在我们西边,我们是无终燧的戍卒,后来因功都去了西湾障。他们现在是什么情况?”
怜儿这才确认,连忙把从北征解救自己到受太守和长史猜忌入狱的事情一一道来。
张北海听个半懂。
怜儿又拿出吴茂写给卫青的文书,递给张北海。
张北海看完,对事情的前因后果明白了七八分,不甚唏嘘。
张北海道:“他们好不容易从北面死里逃生,如今又陷入猜忌构陷,上天不公啊。”
怜儿小心问道:“如此,张大哥可愿去长安?”
张北海与任安等在无终燧同生共死,手足之情无需多言。如今家破,了无牵挂,只是收留了张灵,他年纪还小,又不能不管。
张北海看了看张灵,道:“那自然是义不容辞的。只是侄儿还小,我不放心他一人留在这里,须带上他。”
怜儿放下心来,道:“一起去也无妨。只是我乃区区一弱女子,从未去过长安,也不知道该如何去。”
张北海想了想,道:“此去长安,千里不止,从上谷南下,过广阳、邯郸,至荥阳,由荥阳再转水路或陆路向西,就可至长安了。这一路跨多个郡、国,至少也要一个半月,而且沿途恐有盗匪出没。”
怜儿点了点头,又问道:“还有捷径没?”
张北海道:“倒是有一条,也只有我们戍卒熟悉。就是略有风险。”
当年秦始皇下诏,让大将蒙恬将三十万众守边。蒙恬将原来燕、赵的边塞(长城连接起来抵御匈奴人的入侵。并修了一条驰道在边墙南边,几乎平行于边塞,是日常调兵,运送物资的便道。
如今,驰道还在,而且汉廷也一直在维护。只是在郡与郡之间的山路,和一些因河水阻隔的驰道才会中断。不过好在,他们三人带的东西不多,碰到中断的地方可以绕过。
张北海用手在地上略微画了一画,解释道:“我们可以沿着上谷郡边塞下的驰道一路向西奔袭,过代郡、雁门、定襄和云中郡,至五原郡。五原郡治便是前秦的九原,那里有一条秦直道,直通渭城。渭城就是前秦的咸阳,在长安的东北面不远。如果顺利,二十天左右便可到达。”
怜儿一听,可以节约一半时间,道:“可选这条道,只是,张大哥,你说的风险是什么呢?”
张北海叹了一口气,道:“这条路是军道,沿途皆是烽障、关隘和要塞,寻常百姓哪里能轻易过往,如若被抓,问你一个刺探军情罪或者逃北罪,都是无法自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