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忆往昔 2(1 / 2)
1999年8月27日午后
刘文泰在表哥楼万顺家,三姑妈的儿子,比刘文泰大15岁。从小跟在刘之熙身边,最后刘家潦倒之后出来单干,干的还是在刘之熙身边学到的,做肝素和肠衣。
都是从猪大肠还是猪小肠里(忘记具体是大肠还是小肠了提取出来的生物材料,很多人不了解这个行业,大宝sod蜜,对了,提取的就是sod蜜的原材料。表哥赚了钱就买了别墅在城里。
明天要出发去京城了,刘文泰来城里买点东西,顺便跟三姑妈一家道别,毕竟高中三年周末都是在表哥家渡过的,说都不说一声就走了,做人不是那样做的。
为什么周末不回家?乡下好远的,三十里路,而且父母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地。回家只有爷爷和二姑妈在,嗯,二姑妈退休了,为了照顾爷爷特地从八闽回来的。
所以整个高中时期刘文泰一个月只回家一次,回去也是拿了米和霉干菜就走,还有每个月4块生活费。
客厅里还有刘文泰的父母,弟弟刘文谦,表哥表嫂再加上三姑妈,再加表哥的女儿,还有楼万顺的弟弟楼万昌一家三口,再加上大姑妈家的表哥张永年一家三口,坐得满满当当。
表嫂笑着对刘之熙说:“舅舅舅妈这是熬出头了,文泰上大学了,还是重点大学,再明年文谦也考个重点,什么都有了。”
刘之熙笑笑:“等文谦大学毕业出来至少还得5年,哪有那么快,这些年都是全靠你们帮忙。总算文泰他们兄弟两个争气。”
表哥也笑着接口了:“舅舅,5年很快的,家里一对兄弟都是大学生,不说独一份,您老人家也是咱们县里少有的。”
1999年是大学扩招第一年,虽然不包分配工作了,大学生还是挺值钱的。表哥才会说一家两个大学生全县少有。
沈秋香:“等文谦考上了再说一对大学生的事,希望他争气点吧,也考个重点大学。”
刘文谦满脸郁闷,他读的是文科,去年一中文科状元只有57,全校只有十个上了重点,二中更惨,好像只有2个上了重点线。
当年的重点,包括现在的全部985和211,另外还有些院校作者就不是很清楚怎么算是重点了,比如之江财经大学和之江工业大学。
能不能上重点,刘文谦是心里一点底都没有。嗯,没错,兄弟俩的名字都源于易经六十四卦,泰卦和谦卦。很多人可能身边有不少人叫“泰”或“谦”的,但都不知道出处。
正说着,三姑妈抱着孙女走过来了,手上拿了一尺糕,又掏摸掏摸半天,从口袋里掏出5块,,都递给刘文泰:“姑妈没什么文化,只会种种地做点家务,这尺糕是好兆头,节节高升的,你拿着,钱就只有这5了,一起带去。”
刘文泰赶紧站起来:“姑妈,糕我拿着,钱不用了,已经给过红包了,你又没什么收入,平时买菜多个几块一毛都攒着周末给我了。”
刘文泰的三姑夫七八年前就没了,去世前家里还欠点外债,三姑妈是典型的农村妇女,上大学给了5红包都是表哥给的钱,平时帮表哥家里做下家务再带带孩子,有点钱也都是表嫂给的家用省下来的,知道弟弟家里亏空得厉害,又是两个孩子上高中,省下来一点都是周末给了刘文泰兄弟俩。
表哥这几年还完外债,又买了别墅买了车,虽说日子好过了吧,家用肯定少不了自己老妈,但还真没有多少余钱给三姑妈零用。
想一想就知道了嘛,表哥25岁出来单干,十年时间还清家里外债还在城里全款买房买车(现在房贷车贷不多,一般都是全款,如今三十四岁,已经算得上十里八乡一等一的能人了。
三姑妈看他推辞,硬把5块塞到他口袋里:“姑妈吃用都在表哥家里,没什么用钱的地方,穷家富路的,你带上。文谦下半年高三了你也不用担心,就一年了,大家咬咬牙坚持一下也就过去了,等你兄弟俩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一切都会好的。”
刘文泰推不过,只能算了,于是转头对父母说:“我觉得你俩也不用考虑再做什么生意了,去义乌厂里打工吧,一般厂里都有食堂,需要厨师,老头子你开过酒楼,炒菜不错的,做个厨师绰绰有余,这样至少不会再亏钱,一年吃住都是厂里的,两人工资还能余个万儿八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