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孟子(1 / 2)
面对这么一条老咸鱼,楚歌是一点想法都没有。
毕竟齐王建奉行的是无为而治,意思就是臣下说啥就是啥,不关心朝政,一心只顾享乐。
与其费尽唇舌说服他,不如去寻求儒家的认可。
毕竟秦王嬴政虽然雄才大略,但是对于儒家一直看不顺眼。
秦国的朝堂之上,儒家的学子几乎没有立足之地——除了李斯。
但是嬴政欣赏李斯,与儒家没有半分关系。
毕竟秦王雄才大略,一统六国,行事霸道张狂,有经天纬地之志。
无论哪点,都与儒家的温良恭谨扯不上半点联系,甚至于南辕北辙,所以两者互相看不过眼是很正常的事情。
有时候关系好坏并不是由双方之间的利益所决定的,很可能就是单纯地看着不爽,想要怼上一下。
虽然两家之间不像‘你瞅啥’‘瞅你咋地’‘再瞅试试’‘试试就试试’那么简单,但是经过却和其没什么两样。
毕竟人的悲欢都是相似的,不因身份地位的差别而转变,哪怕是朝堂之上的王公贵族,也会因为一句话怀恨在心。
不管事情的起因是什么,总之儒家与秦国的关系一向紧张。
这便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楚歌有意合纵六国,儒家可以提供很大的帮助。
尤其是孔圣人,驻世三百载,桃李满天下,这六国的朝堂之上,皆有儒家门人,若是能取得圣人的支持,那么楚歌所面临的困难将会大大减轻。
以鲲鹏的速度,从魏国大梁前往齐都临淄,所耗费的时间不过半个时辰。
在楚乔所传承的血脉记忆中,人族有数的大城所在的方位都记得清清楚楚,哪怕没有地图指引,也能准确地找到地方。
远远从高空上望见了临淄之后,楚歌没有采取在大梁时候的办法,而是选择了隐藏身份,在偏远的郊区降落。
他此行前来,首先想要拜访不是齐王,而是稷下学宫,若是表明身份之后,再想与学宫接触就多有不便。
毕竟齐国名义上当家作主的是齐王,而不是学宫之中的孔圣人,儒家虽然势大,但是从未有取代君王的想法。
天地君亲师,在儒家体系的思想中,君王仅次于天地,比之父母还要重要,若非有这样的理念,历代齐王也不可能容许儒家在临淄建立学宫。
借助途经的一行商队,楚歌进入了临淄。
这是一座不逊色于大梁与洛邑的城池,是当世最顶级的大城之一。
齐地是儒家治学的中心,临淄也是深受儒家风格影响,在街道上,时常可见穿着儒家袍服的学子,这里民风淳朴,有圣人教化,而且孔圣弟子三千,所奉行的教育理念惠及到了普通百姓。
有教无类这个词语便是出自《论语》,意思是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出身,都可以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
因为这样的思想,儒家学子遍及天下,极为昌盛,隐隐有诸子百家第一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