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攻徐州 卫开田慎(1 / 1)
徐州的得失,不仅仅是民生问题,还关系着九江与庐江在战场上的僵局,甚至中原地区都将再度面临陷入混战的局面,而且张彻这个人不好对付,如今更有房子墨在旁辅佐,野心会更重。
陈禹只能一边先派使者前去徐州安抚,希望卫央在这段时间内不要轻举妄动,另一边则往九江加派兵马,让于抗务必要尽快的拿下庐江,把张彻赶出扬州界,就剩宇文颜的话,对付就不难。
卫央也看出了陈禹的小心思,他自然不能让其得意,否则自己的家族必定会陷入被抹杀的结局,现在他只能煽动徐州造反,然后依靠张彻,入举中原,这样才能彻底摆脱陈禹的束缚,于是在经过家族内部探讨之后,连夜向庐江太守夏侯钦写信,希望双方里应外合,夹击寿春。
陈禹得知此事后,大怒不已,已经召集十五万兵马,准备向徐州用兵,但在统帅这一问题上却拿捏不下,本来是薛琮、薛岳最合适不过的,但从剿灭白嵬山贼这一战看来,他们的能力明显不够;周灵姜汉虽然勇猛,但资历尚浅,为将尚可,为帅不足;田慎有将帅之才,但降将终归是降将,陈禹不敢把这么多的兵马放心交给他;寇爽更不用提了,不仅是降将,能力跟田慎比起来还相差甚远。
田慎闻听此事后,明知陈禹心中忌惮,却依然主动到大司马府上请缨,不仅拿着军令状,还把家眷都送到了北都,以此为誓。
陈禹见其诚意,便就放下心中顾虑,并加封一级。
徐州那边,听说陈禹已经出兵来袭,那些原本还在动摇的人只能就倒向卫央,并推举他为都督,总领豫州军事;卫央欣然接受,将徐州现有的两万人马都集中起来,交由从弟卫开统领,前往东武布防;另一边联合当地士族之力,又整合兵马一万,交由上将军覃彦统领,在九江郡东面的淮陵城中驻扎,其一可防止于抗从侧面偷袭,其二可向其施压。
与此同时,张彻接受房青的建议,一面让夏侯钦紧密配合徐州行动,一面往南阳调兵,做出进攻豫州之势;陈禹不得已,只能将裴石调往颍川阳翟,总督豫州军事,赐假节。
开战前夕,陈禹在北都诛杀太尉府上下数十口人来祭旗,至此三公职位除大司马外,全部都处于空置状态,于是便被废除不用,自领丞相,并在叶昭、陈桓、邓渊、唐遂等人的提议下,重新启用了梁冲,恢复其镇北将军的职位;这一点,朝中大臣无人敢反对,毕竟当初贬下梁冲,就是为了平息徐州百姓的怒火。
八月初,卫朗的学生,现任渤海太守的钟离漼和南皮太守董茂,为报师仇,响应卫央,在冀州、青州各地起事,但很快就被田慎的先锋大军所平,钟离漼、董茂双双被杀;田慎于八月初九抵达高密,一路高歌猛进,气势如虹,与卫开所在的东武城相距不过百里。
田慎这边由于攻城部队行军速度较慢,所以没有立刻跟卫开开战,而是先书信一封,劝其投降,信中写道:尔等为俊杰之士,当有先见之明,徐州兵弱将寡,螳臂何以挡车,不如早早投降,免于生灵涂炭,丞相有言告之,缴械不杀,归顺朝廷,既往不咎,万望深滤,莫要误入歧途;卫开严词历色的拒绝了田慎,并痛骂其:大凌功勋后裔,却为反贼走狗,不齿为伍,只以鲜血祭歃皇土,可慰先灵在上。
夜里,有前哨飞马至琅琊开阳来报卫央,道:“禀都督,田慎大军已经抵达了高密。”
卫央放下手中竹简,拿起油灯走到地图架前观察着,此时帐下,徐州文武皆在,正静候其命;这些人对卫央其实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毕竟陈禹的实力摆在那里,只是以现如今的局面来看,他们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总要比在陈禹手下苟延残喘来得强。
片刻后,卫央折回书桌前拿起毛笔,沾上朱砂,在阳都城的位置上打了个叉,谓众人道:“七日之后,这里就将是田慎的坟场。”
两日后,陈军攻城部队全部抵达高密前线,十五万大军严阵以待,气势高昂,缓缓向东武城前进;田慎不急于进攻,是想给卫开和徐州将士压力,想不战而屈人之兵;但这里所有人都能投降,唯独卫开不能,就算战至一兵一卒,但凡能够依仗城池拼掉田慎五六万人马,徐州的后防线都将是稳固的。
东武城内的两万兵马,大多是卫家在暗中培养的亲信部队,是现如今整个徐州除折戟甲士军外最为精锐的先锋。
卫开在城中校场同众将士歃血祭天,随后亲领三千人昂扬出城,在百尺河平原迎战陈军先锋;这一战,双方势均力敌,各有损失,不过在卫开撤退的途中,却遭到了龙骑军的追杀,虽及时规整反击,但却还是受到了重创,三千人仅剩不到五百骑逃回城中。
见识过了龙骑军可怕的突击能力,卫开再也不敢出城正面相对,只能死守;田慎大军围而不攻,整日在城外叫骂,以此削弱其士气,想告诉城中将士,他们不想生灵涂炭,赶紧乖乖献降;但卫开却始终避而不战,但凡有人想要进言投降,皆以扰乱军心处死。
卫开对众人道:“从你们决定反抗的那天起,就已经没有退路了明白吗,第二次投降,天下人将如何看待徐州,如何看待徐州的将士和百姓,就算陈禹再次屠城,也没有谁会可怜,更没有谁会再打抱不平,他们只会说徐州懦弱,无能,没骨气,以后走在路上,永远低人一等,永远抬不起头来。”指向南方,继续说道:“夏侯钦的庐江军已经在全力的攻打九江了,只要我们多坚持一天,胜利的希望就会多一分,中兴大凌乃我辈之职责,岂容国贼扰乱朝纲,兴风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