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字该丑还是丑(2 / 2)
王诘却坚称是自己所作,并找来了自己所租房屋的屋主为证。
屋主称,当天重阳节,做了不少重阳糕,便送来一些给王诘尝尝,到屋外的时候,刚好碰到王诘下山回来。
王诘请屋主进屋,闲聊中谈及了这首诗。
孟珞听故事般听的津津有味,禁不住感叹,事情波折起伏,比一些话本写的还有趣。
心下一动,这么好的素材,正好可以编进自己的千故事集里。
思及此,孟珞干劲十足,兴致盎然的追问:“这是王诘和韩任辰的过节啊,好像和死者没多大关系。”
衙差解释:“您有所不知,韩任辰在山上念出此诗,最先听见的便是死者吕玄直。”
死者为人仗义,时常为韩任辰作证并抨击王诘小人。
因此,吕玄直和王诘发生过好几次口角。
眼下,因为这诗的归属问题,分出了两派。
大的一派,认为诗乃韩任辰所作,王诘剽窃。
少数的一派,则猜测诗乃王诘所写,韩任辰和吕玄直沆瀣一气撒谎,原因是二人嫉妒王诘。
孟清来京城时间尚短,却也听说过王诘此人。
王诘文采斐然,在读书上非常有天赋,尤其擅长写诗,在作诗一途上,非常有灵性,是不可多得的佼佼者。
更重要的是,王诘还这么年轻,年仅二十,前途不可估量。
如今却不好说了。
士林之间,对剽窃之举极其憎恨鄙夷,要是沾染上这个污名,王诘很难在读书人中间立足。
一旦被士林诸人默认他为抄袭,即便他背后有靠山,侥幸中了进士,也只会令人所不齿。
现在人证还死了,要是堵不住悠悠之口,仕途许是无望了。
比起旁人,孟清更忧心自己的情况,定了定神,继续问:“除王诘外,死者还和谁有纠葛和利益往来?”
另一衙差抱拳回道:“卑职查到,死者风评不错,为人正直方正,因过于迂腐,不懂变通,得罪了不少人。可都是些口舌意气之争,未到杀人的地步。”
吕玄直很重清誉名声,尊崇孔孟之礼,从不与人同流合污,也不曾与他人有利益往来。
这也是书生们多半都站在韩任辰这一边的主要原因。
“卑职还听他们提起过一件小事,证明吕玄直人品可信,吕玄直曾路遇一妇人摔下悬崖……”
原想救下妇人,一路将其背至医馆,可妇人伤的极重,只剩下一口气,连话都说不出。
大夫无能为力。
妇人在死之前,或许是心存感恩,从怀里掏出一本医书送与吕玄直,旋即便咽气了。
吕玄直感叹其知礼节,花了些银两给妇人办了后事。
对一个陌生人出手相助,行事还如此有礼节,善始善终,可见其人品秉性。
孟清惋惜:“倒是可惜了。”
衙差颇为认同:“可不是,原以为好人有好报,却未料到会落到如此下场。”
“吕玄直还曾醉言与人说,那本医书非常难得,其中有什么生死人活白骨,延年益寿的秘方。”
衙差随口道:“也是传言不可信,夸大其词,不然,还不早早将自己救活了。”
孟清摇摇头不置一词,这类狂言,全当一个玩笑听了一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