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大学校园(1 / 2)
任重远第一次带琪夕在新西兰逛街,是星期休息时间。因为她也需要一些小饰品、小卡片什么的,还有学习需要的一些物品。
琪夕难得的放松,如在国内,这个时候她会在教室里听着老师的讲课。她可以说是没有自己的时间,连休息时间都会去补课。不参加补课也要自己自学,任重远怕她落后于别人,在一个不能失败的地方,你必须优秀,否则自己在别人面前都抬不起头来。他们班里每个人都是这样的状态。可以说他们已经成为学习的机器人,没有自己的安排、没有自己时间,也是没有自己的思维,一切时间围绕着课本,目标是全国所有的好大学,或者国外的好大学。
这不是一个重点小学的状况,而是全国性的。孩子们没有自己的选择,也没有自己的思维,一切都是听从父母的,父母听从社会的,为以后有个好中学、高中、大学,然后有好的工作,人就在一条机械链条上运转一样。
在父母的眼里,没有好大学就没有好工作,没有好工作就没有高的收入,就没有豪车、好房,就没资格谈论优雅、高贵的生活,也是能不能在人前可以骄傲地说自己是“混得好的人。”
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让他们处在这种压力之下,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许多父母跟随专家、社会环境的引导,在一个爱比较的环境里,驱使人不停奔跑。
琪夕来到这里以后还是不敢放松,毕竟出来后自己的要求也有所提升,一个全新的环境、全英语教学的地方,把原本熟悉的抛掉,然后重新开始。
但她可以选择!
这里的老师没有要求学生下课之后再去做作业,也不会在星期六、日这些休息时间用去补课,孩子的学习压力来自于自己。
学习环境变得轻松起来,至少听不到来自于同学的攀比、老师的唠叨和学校的排名,也看不到学生家长为孩子成绩焦虑的表情。
这里是如此的平和,一切的学习动力来自自己内心需求,自律是这里孩子成功的最大助力。
任重远看着十一二岁个子、长相都比自己优秀的女儿,这是一件欣慰的事。孩子的长相随她,细皮肤;个子高,这又像父亲,相信以后一定是个美人胚子,学习成绩也不错,一直都在班里的前几名。
因为学习紧张,很少上街,开学了那么长时间,她需要休息一下了,任重远决定带着琪夕出来走走,放松一下。
快进到市区,琪夕像是发现了新大陆:“妈,我们到市区了。”她指着天空塔道:“我看到高楼了。”
任重远扭过头看看自己的女儿,笑了起来,她是如此的幸福。
她们到了市区,任重远把车放好后,带着琪夕就往街上走去。
这次任重远看到跟在身边的琪夕,感觉有点陌生。她记得很难有时间她俩一起上街的情形,有时候是大人有空而孩子没空,感觉孩子的所有时间都在课室要么就去课室的路上。她们在一起的时间大多在家或者送孩子去学校的路上。
今天能那么放松地在街上一起行走居然是那样幸福,琪夕脸上是满满地笑意。她也许也是那么难得跟妈妈一起逛街,内心是一种满足。
从李娟家出来,琪夕一路上有些兴奋,不停在问、评论她所见到的:“妈,这里真的是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吗?感觉一点都不像。”
面对低矮的房屋,树木、篱笆占用了许多土地的奥克兰,琪夕深感困惑。这个一出生就似在石屎森林中穿行的她,对据说是大城市的奥克兰,难以接受。
印象中大城市的模样,就应该像广州、深圳那样的繁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里,拥挤的热闹在这里是看不到,路上很少看到行人,有的只是一些车辆在路上行驶。
“是呀。”任重远在面多女儿时候,永远都是那样和蔼可亲。“这里的人口少,肯定是比不了广城的了。”妈妈愉快道。
“我怎么看都像农村呢,没有几栋高楼,不是说新西兰是个发达国家吗?”琪夕难掩失望。
“这就是他们国家特色了,人少,相对土地就多,那就没必要盖高楼了。”
“感觉还没我们下面小县城的楼房多。”琪夕吐槽道。
任重远只是笑笑,琪夕说得没错,她没有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