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夜 发刀太多遭报应了(1 / 2)
“他就是一个臭写小说的,他懂什么绘梨衣?”
书店走出来两个穿校服的中学生,其中一人狠狠将刚发布的新书扔在地上,用改装后的赛博机械嘴发出热情的仿生口音:“作者热烈的马!拖更就算了,我从小学等到了现在,就等你给我一刀是吧?你还我的绘梨衣啊……”
另一个学生用赛博义肢拍着肩膀安慰他:“不能就这么骂两句算了,等我回去查到他家住址,咱们一起上门做客。我就不信了,三次元的实力还改变不了二次元结局?”
说着,两人渐渐走远。路边站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正望着高楼林立的摩登城市发呆,听到两人的对话,无奈感慨一句:“怎么作者生前会被寄刀片,死后还要被人指桑骂槐呢?”
青年长着一张动漫路人脸,戴着黑框眼镜,留着烫到褪色的锡纸烫短发,一身平平无奇的装扮,哪怕路上行人稀疏,也不会有目光注意到他。
他打量着周围的建筑,一座座高大的建筑物直插天际,可能是受到曾经核战争的影响,很多建筑物都已经褪了色。建筑物之间有许多连通的管道,隐约可以看到有少数行人在里面走动。天空中还有一些正在飞行的无人机和交通工具,这里的一切都在不断冲击着他的内心。
视线眺望远处,一座比他刚才看到的所有建筑都要宏伟壮丽的科技大楼进入了他的眼睛,就连他瞳孔中反射出来的倒影都是那么的五彩壮观。一块巨大的牌匾挂在大门的正上方:“乌托邦”——每个人的精神乐园。
震惊了片刻,青年抱怨道:“靠,我穿越到自己的小说里了?”
身为一名扑街作者,于翔的生活可以算得上充满坎坷。
他从十四岁开始写作,那个时候没有手机,他只能打着手电筒,趴在被窝里,蒙着头用笔写到深夜。
他的成绩一般,文笔也一般,但架不住一股子倔强,本子被没收了,他就凭着记忆重新写,被老师和父母训斥了,他就硬着头皮接下所有的指责。
他开始在校刊上发表小说,也获得了一些比赛奖项。考上了大学之后,他担任文学社的社长,积极参加社会上的文学活动,慢慢积累了一些名气,开始步入了作家的行业。
他白天工作,当过编辑,刷过盘子,做过后半夜的死亡流水线,每个月的收入只有三千左右,晚上回家还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写作。
因为生活的坎坷,他喜欢把情绪发泄进小说里,作品大多充满了悲观色彩,也成为了读者口中痴迷于“发刀”的作者。
在写作的第十年,好不容易混到了市作协会员的身份,可能是发过的刀子太多了,于翔的报应来了。
这么多年,偏头痛一直折磨着他,他去医院做过好几次检查,但都查不出原因。医生只能判断他因为写作“用脑过度”,建议他适当休息。
他开始常备安眠药和止痛药,并依赖于酒精麻痹大脑,直到头疼已经无法抑制,他才咬了咬牙,去大城市的省立医院做了全面检查——
病因终于找到了,他的心脏上有个洞,气泡通过血液进入脑血管,从而导致了头疼。
这应该就是报应吧。他喜欢扎读者的心,他的心脏就被“扎”出来了一个孔。
面对高昂的手术费用,于翔咬了咬牙,选择保守治疗,并加大了创作精力投入,想在随时都有可能真正“扑街”的时间里,把自己脑海里没有写完的小说计划完成。
按照他的话来说,就是“毕竟肉体会腐朽,但精神永留存。”
几天的疯狂赶稿,终于在截止日期之前,将新书的书稿交给了出版社,于翔决定好好放松一下。在陌生城市的公交车上,他拉着吊环,身体随着公交车一摇一晃,有一刻,售票员以为他在打瞌睡,发出善意的提醒,于翔笑了笑说“没事”,重新站好身体。
他想到了莎士比亚的《麦克白》:熄灭吧,熄灭吧,短命的烛火。枯萎吧,枯萎吧,长青的树。
过了一会,车辆到站停靠,有人中途下车。售票员招呼于翔后面有空位,空位旁坐着一个很漂亮的女孩,于翔对她笑着点了点头,弯腰坐下,就在他还没坐稳的一瞬间,公交突然紧急刹车,他向前一扑,额头狠狠地撞在了前排扶手上。
“你没事吧?”女孩好心询问。
他摸了摸额头,发现原来是有行人横穿马路。车辆重新开动,于翔刚想跟旁边的女孩吐槽几句,突然感觉眼前黑暗降临,他倒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