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 乐(1 / 2)
音乐
我喜欢音乐。
喜欢她的美妙,喜欢她的动人,喜欢她的色彩,喜欢她独特的语言。
在诸多器乐曲中,尤其喜欢小提琴,后来听的多了,又喜欢钢琴的声音,再后来喜欢上了轻音乐,直至今日特别热衷大型的器乐协奏曲和交响乐。
音乐究竟给了我什么,以致让我如此痴迷?
许多天才音乐家,因为音乐而流芳百世,成为人类重要的文化和精神财富,他本人也因此获得了人们永久的纪念和热爱,不能说因音乐而富有,至少音乐给了她生活物质的来源。也有人因音乐而成名成家,财富自然也是题中之义。
而我喜欢音乐,既不是天才,也没能成名成家,如果说有所获得,那只能说,音乐让我的灵魂感到充实,音乐让我空虚恍惚的头脑有了安慰,让我游荡的魂魄找到了一个寄存之处。有朋友说,你那么喜欢音乐,音乐却没有给你任何回报。可我觉得,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灵魂,灵魂有了安放之处,这就足够了。
可以说,我对于音乐的喜欢,在我生活中占着重要的地位,我听过的作品,从古典到浪漫到现代音乐,与我读过的书不相上下,能够买的乐谱,包括小提琴钢琴谱等,虽然没有书籍那么多,加上唱片那也是价值不菲。听过的演奏也是一个可观的数目,所有能称得上享受的,除了阅读,大概就是音乐了。
听了那么多音乐,听出了些什么呢?
世界音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仅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浪漫时期就洋洋大观,这些作品和音乐家的数量无计其数。一位美国人叫古尔丁,他花了7年时间写了一本书《古典作曲家排行榜》,罗列了5位作曲家和他们的1部作品,我以为这大概能基本概括我们现今能接触到或者能听到的他们的音乐的主要部分。同样是美国人格劳特和帕利斯卡著述的《西方音乐史》中所涉及的古代中世纪到文艺复兴之前复调音乐的萌芽、圣咏和世俗歌曲等,我们暂且无心顾及。那些我们自以为能听懂的从亨德尔、巴赫、维瓦尔第、海顿开始,到斯特拉文斯基、西贝柳斯、斯美塔那、鲍罗丁、肖斯塔科维奇等,他们吸收早期的宫廷音乐元素,创造出自己的音乐语言。而海顿的各种题材的交响曲,我觉得那是为贵族服务的高雅艺术,许多均为贵族消遣所作。如交响曲“惊愕”、“时钟”、“鼓声”、“告别”,室内乐“皇帝”“日出”等,看不出多少思想的成分,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高雅的消遣和生活的乐趣,我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少思想的启迪或者教诲,但我喜欢海顿老爹,他的幽默,他的轻松和洒脱,让我膜拜。
莫扎特的四十一部交响乐作品,与海顿高度接近。我和孩子一起听他的五张钢琴奏鸣曲唱片,反反复复地听,被深深吸引,却又不知他讲了什么。然而,我会无休止的听他的作品,他不会让你感到疲累,他让你轻松,让你紧绷的神经松弛,让你驱赶所有的烦恼和不适,让你疼痛的心得到抚慰,这就是莫扎特让人喜爱的原因。据说莫扎特的音乐能提升婴儿的智力,我不知道这个研究是不是真实,至少我是听莫扎特比吃补脑丸要多。
巴赫是一位不朽的音乐巨人,他对音乐的贡献让后世津津乐道,喜欢或不喜欢音乐的人基本都知道他的钢琴平均律曲集,我当然也觉得他的作品的无穷魅力。在我年轻时学习他的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时就如痴如醉,手抄了这部协奏曲三个乐章的全部五线谱,至今还能完整背出第一乐章。今天拿出当年的手抄本,泛黄的纸张和封面音乐女神的手绘,犹如古董珍品,自己也怀疑孩提时对音乐竟然有如此痴迷。然而巴赫给了我什么呢?大概也就是快乐和心悦如怡,我究竟有没有真正读懂巴赫,我自己也回答不清楚。如今有那么多孩子在演奏巴赫,但在小学器乐比赛中,选择巴赫的孩子,往往非常吃亏,评委老师和听众不会觉得巴赫有多好听而使参赛者进入名次,最终反而名落孙山。
在音乐进入古典后期、浪漫初期时,出现了一位巨人,他的九部交响曲每一部都气势宏伟,场面壮阔,即便是描写田园景致的第六交响曲,都让人感觉雄伟的大自然精致美妙,奇幻无穷。需要一提的是贝多芬的这些作品开始明确以标题的形式涉及到人生和社会政治,比如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第九的合唱交响曲等重大人生题材。其中英雄交响曲本应献给拿破仑,因拿破仑的皇帝梦贝多芬愤而将其改为“英雄”交响曲。由此我们似乎很明白的感受到音乐与人的关系,与政治的关系,他们不再是古典时期注重纯音乐的技术、艺术和美学的表现。
浪漫时期的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思想更加丰富多彩,人才辈出。和声对位配器都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难怪人们会有这样的评价:贝多芬是古典时期的最后一位音乐巨人,也是浪漫时期的第一位音乐巨人。
然而我依然没有感觉到他的音乐给了我什么明确清晰的指点,世人对那首命运交响曲的解读是让我们抓住命运的咽喉。我就想问一句,你能抓住吗?你能左右你的命运吗?有几个人的人生是因为这首交响曲而学会了与命运的抗争?要么是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多夫,还有其他人吗?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命运与音乐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我真不敢说某种程度我听懂了多少音乐,听懂了多少贝多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