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62章 炸天帮早读道教圣典《道德经》人间解析57(2 / 2)
孔子谓子贡曰:“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曰:“然。非欤?”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去妄以求复性,可谓损矣,而去妄之心犹存。及其兼忘此心,纯性而无余,然后无所不为,而不失于无为矣。
不了解道而追求学问,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而没有东西将它们统一起来,免不了会被这些知识牵累。孔子说:“多学,选择其中好的来照着做,多见就能增进对事物的认识。”这是次一等的认知。有一天了解了道,再看世间万物,都是妄想产物。去掉妄想来求恢复本性,就是求道过程中的减法。
孔子对子贡说:“你以为懂的多了就有见识了吗?”子贡说:“是这样吧。”孔子说:“不是的,我以道来贯通我的知识。”去掉妄想来恢复本性,是做减法,而去除妄想的心思还在。等到连这个心思都没有了,本性纯净没有杂质,然后你的影响能够施加于所有东西之上,然而自身仍然保持没有作为。
人皆有欲取天下之心,故造事而求之;心见于外,而物恶之,故终不可得。圣人无为故无事,其心见于外而物安之,虽不取天下,而天下归之矣。
人们都有取得天下的野心,所以制造事端来促成其条件;这种野心表现在外,而受到其他人与物的厌恶,所以最终也达不到目的。圣人无所作为,所以也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他的心思表现出来,万物都感觉安宁,虽然不去主动争夺天下,天下也会自然来归顺、拥戴他。
经典解读
“为学”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外在经验知识,这些知识越积累就越多,所以那些大儒才日复一日地求新、求知,还要“时习之”。求道则不能如此,为道者应该每日减少自己的主观妄念,力求达到虚空、平静,如此才能得“道”,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有人将老子所说的“学”看为“仁义礼智”等内容,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是老子对“礼”等做的批判。这种说法虽然合乎老子一贯的观点,却显得狭隘,没有说出老子对其他的知识的看法,未必是老子的本意。
其实,在文中老子只是陈述了“为学日益”的一个事实,并未对其进行批判,也并未表示反对的观点。“为学”、“为道”可以看成是了解这个世界的两个方面,“为学”就是不断发现其中的新知识、新事物、新变化。“为道”就是不断思考这些事物的本源,思索万物变化的基本规律。“为学”了解的知识太多就会让人们产生更多的想法、欲望,这样人就容易在茫茫世界中迷失,而“为道”所进行的思考、反思,就是为了防止人们迷失,让人们不背离自己的根本。就像放风筝一样,“为学”使之高飞,“为道”使之不脱离绳索。
主观妄念不断被消除,就会达到“无为”的境地,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不妄为进行干涉,如此则无不为,做什么都可以,什么都可以做成功。统治者只有采取无为而治的方针,不妄用政令干涉百姓,才能管理好天下。无为而治的内容,老子已经多次论述,不再赘言。
这里需要值得指出的是,“为道”是必须的,但“为学”也不能缺少。老子提倡“绝学无忧”,但不可能人人都是如此。巢父、许由这些隐士固然是得道高人,但如果人人都隐居,社会就无法发展了;人人都安于清贫,无所作为,那社会必将变得一片萧条荒凉。我们在认识到现在社会发展的问题时,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大势是没有错的。“为学”使人们知识越来越多,它增长了人们心中的私欲、妄念,但也正是它,正是因为有了喜怒哀乐,有了善恶丑美,世界才变得多姿多彩起来。
无为而治是老子心中的理想统治方法,但在乱世中无为而治并不能发挥作用。相反那些心怀“机诈”的统治者,才能创立不世的功勋。李世民发动宣武门之变、宋太祖陈桥兵变、康熙智擒鳌拜,哪一个不是利用巧诈而成功的呢?历史大部分时间处于老子所说的“无道之世”中,一味地理想化反而导致失败。南唐李煜、西蜀孟昶倒是整天饮酒作乐,无所作为,反而都丢了江山,丢了性命。
外部的经验和内心的虚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我们常常说一个人“经历沧桑,却保持一颗童心”、“看尽花开花落,任由云卷云舒”不就是这样的一种和谐吗?在生活中,我们既要“拿得起”,即“为学日益”,又要“放得下”,即“为道日损”,如此才能使人生更加多姿、生命更加精彩,而又不会在滚滚红尘中迷失方向。
哲理引申
天地之所以能容纳万物,是因为其中保持空虚;大海之所以不枯竭,是因为有河川源源不断地注入。为学之道也是如此,老子说“为学日益”,如何才能日益呢?一方面就是每天不断进取,另一方面是保持一颗谦虚谨慎的心,体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铁杵磨针”的故事大家都听过。李白小时候不爱学习,一次在嬉玩中看到一个老婆婆在磨一根铁棒,李白问她这是为了什么?婆婆说想把铁棒磨成绣花针。李白深受震动,体会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从此发奋苦学,最后成了唐代最著名的大诗人之一。古人治学很重视这个道理。北宋诗人黄庭坚就曾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懒惰是治学的第一个敌人,而自大就是治学的第二个敌人。很多人读了一些书便自以为是,自作聪明,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知识的海洋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只有那些时刻保持谦虚的人,才能不断提高。
孔子就要求弟子们在治学过程中时刻保持谦虚。有一次,孔子带着几个学生到庙里去祭祀,刚进庙门就看见座位上放着一个引人注目的器具,据说这是一种盛酒的祭器。学生们看了觉得新奇,纷纷提出疑问。孔子没有回答,却问寺庙里的人:“请问您,这是什么器具啊?”守庙的人一见这人谦虚有礼,也恭敬地说:“夫子,这是放在座位右边的器具呀!”于是孔子仔细端详着那器,口中不断重复念着:“座右”、“座右”,然后对学生们说:“放在座位右边的器具,当它空着的时候是倾斜的,装一半水时,就变正了,而装满水呢?它就会倾覆。”听了老师的话,学生们都不知老师所指为何。孔子看出大家的心思,就要学生们打来了水。往器里倒了一半水时,那器具果然就正了。继续往器具里倒水,器具中刚装满了水就倾倒了。孔子说:“倾倒是因为水满所致啊!”弟子问;“怎样才能不被倾倒?”孔子语重心长地说:“聪明的人,应当用持重保持自己的聪明;有功的人,应当用谦虚保持他的功劳;勇敢的人,应当用谨慎保持他的本领……这就是说要用退让的办法来减少自满。”学生们才恍然大悟为何人们要将这容器放在座右。
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每当被称赞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牛顿,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科学家之一,对于自己的成功,他总是谦虚地说:“如果我看得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他还将自己比喻成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子,认为自己只是“有时很高兴地拾到一颗光滑美丽的石子儿,真理的大海还是没有发现”。
正如老子后面所说的“知者不知”,学识越渊博的人越会知道自己的缺陷,“学然后知不足”。其实“为学”的人,也时时刻刻都在“为道”。他们在不断追求纷繁的知识之时,时刻保持谦虚的心,不断进取的精神,这正是“道”所具有的美好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