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凶浮出水面(1 / 2)
渐慢慢地人们结绳而逃的计划不用宣告就失败了,外围的炸弹在有条不紊地上升,屏障已经高到没有办法穿越,因为炸弹墙离医院的墙壁有相当一段距离,翻楼而下就是跟炸弹进一步亲密接触
果然还是需要想办法找出真凶,这场闹剧才有结束的可能。如果这件事和上次王倩的事一样——我岂不是背负着成百上千条人命。我暗自思忖着,一股莫名的恐惧感裹挟着我,头突然有点痛,我在房间门口坐下来,从远处仰望着这场正在上演的闹剧,此时此刻这不仅仅是闹剧!!!有些事我们总是认为与自己无关,殊不知这只是人安慰自己的一种方式,再直白点讲应该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做法,其实所有事情早从一开始就与我们息息相关了……
我接连深呼吸了三次,竭力让思绪回归到事件本身:
分诊台的两个护士小姐姐当时聊得正嗨,而且没有作案的动机,排除嫌疑的同时我感到十分遗憾,这本应是两个最佳的目击证人啊。同样诊室里的两个医生和中年医生前方的白大褂小伙子也一并排除了嫌疑。看病的老奶奶由于年级比较大,行动不便,同样也在嫌疑人之外。这样一来嫌疑人就还剩下走廊里的护士小姐姐、戴眼镜的男人、看手机的胖男人、走廊里打扫的清洁工、带孩子的夫妇以及受害人的母亲和哥哥
要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行凶并掩人耳目,凶手必定在我看游戏规则的时间段内经过了大厅右侧到医生诊室的路径。这样一来,眼镜男、护士小姐姐、带孩子的父母和清洁工都符合条件。玩儿手机的男人在等候就诊的同时用玩儿手机来打发时间,大概率不会走动,受害人的母亲正在想方设法搞定不配合就诊的儿子,基本上也排除了她出门的可能
再者就是行凶者的动机,一个年纪这么小的孩子,受害的可能也无非报复和变态激情杀人两种。母亲能放心让这么小的一个孩子不待在自己身边,看来她并不是那个被宠爱的孩子。可以大胆设想一下,她或许出生于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在家里不招其他人待见(从惯坏了的儿子身上也能稍微合理推测一下,最近由于某种原因需要在她身上花一大笔钱,而这是家里计划之外的开支。这件事引得家族中某个思想封建的人策划了这场事件,企图省下这笔钱,最好的话还能从中捞一笔。变态激情杀人也是有可能的。小女孩儿是从医院外奔着母亲的方向去的,她有可能是去帮母亲或哥哥办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正赶回去,比如买个纸巾之类的,就在路上恰巧就碰上了那个穷凶极恶的家伙
这些推测都是基于现有的信息稍加了一点主观的臆测,可能有点天马行空,有点过于细节化,可能是看多了断案类的故事形成了一些条件反射。我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往这方面想,可在我脑海里冒出来的第一推测就是这个,也就此记录下来
接下来就是行凶者究竟是通过什么方式掩人耳目的?如果是将凶器藏在怀里,与小女孩儿擦肩而过的同时顺手捅了小女孩儿一刀,这就是有预谋的犯罪,这样一来的话小女孩儿应该认识凶手,在她倒地后的一段时间里仍然有意识,她应该会告知母亲是什么人伤害了她,要不就是这个人她太熟悉了,或者说这人对她来说这人本身就存在强大的威慑力,她害怕讲出来。不对不对,这种设想行不通,要是凶手直接擦肩而过,必定会被迎面方向上的某个人看见,这么做风险实在是太高了
掩人耳目的工具、掩人耳目的工具、掩人耳目的工具……
我想起来啦!清洁工所用的垃圾桶,藏下一个成年人绰绰有余,如果凶手藏在垃圾桶里,在清洁工打扫的同时,经过小女孩儿身边顺手捅上一刀,既不会被发现也达到了行凶的目的。这样一来就能说得通了,可是垃圾桶里藏了一个人清洁工怎么可能没发现呢?除非……这两人是一伙儿的!!!
倒计时还剩12小时,医院里的人再次停止了活动
‘考虑好了吗?’
“清洁工和她垃圾桶里的人”我大声呼喊着
‘不完全正确,请补充你的答案’
还能有谁啊,我实在是想不出来了,这就是最后的答案了啊,或许这豆芽菜在考验我的心态
“就是清洁工和她垃圾桶里的人,没有其他人了”我再一次笃定地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