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心人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幼学琼林故事 > 第十八集:皋鱼三个过失

第十八集:皋鱼三个过失(1 / 1)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神明她靠咸鱼爆红娱乐圈 和鸣人一心同体 不曾见过的山与海 大唐妖怪图鉴 拥有火影忍者系统的我闯荡宇宙 不良人:颠覆天下 精武醒狮 全球末世:所有奖励翻100倍 诸天圆梦:从异界争霸天下开始 浮华败,似殇年

上文书我们说到邹衍。一个真正智慧的人,是不屑于无意义的辩论的。这正如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不与蜩(tiáo﹑学鸠激辩的道理。蜩哇,就是蝉,知了,北京管他叫季鸟儿。当儿童遇到长者、小智遇到大智的时候,真正智慧的人,莞尔一笑就可以了,不必在言语上占什么上风。

对于智力相差太远的人来说,真理并不是越辩越明。当秀才遇到当兵的时候,只会是有理说不清。我们应该从邹衍身上,学会不争论、不叫骂、不吵架的那种宽容、从容和智慧。

父仇不共戴夭,子道须当爱日。

“不共戴天”這句成語原本的意思就是“不和仇人頂著同樣的天”,“天”只有一個,所以也就是不和仇人共存於世間的意思。什麼樣的仇人非得拚個你死我活呢?《禮記.曲禮》有一段話說:“殺害父親的仇人,我不應和他共處於世間;在路上遇到殺害兄弟的仇人,不必等回家拿兵器,就應該直接上前報復;如果是殺害朋友的仇人,我不應該和他同國。”傳統的儒家是很講究禮的。在禮的觀念中,對父母要盡孝,對兄弟要友愛,對朋友要存義,這是為人的基本。所以一個人是非觀念要分明,要“以直報怨”。父母既是我們在世上最親的人,遇到殺父仇人,豈有輕饒的道理?想盡辦法也要報仇,否則為人子女就是不孝,也就是不合禮了。這正是為何《曲禮》說:“父之讎,弗與共戴天”的理由了。這種觀念在《禮記.檀弓上》也提到:有父母之仇要報的人,是要“寢苫枕干”的。苫,音ㄕㄢ,草的意思。干是盾,也就是兵器的意思。也就是為報父母之仇,為人子女要處心積慮,睡不能安寢,隨時準備兵器,等待機會。所以“不共戴天”原本是古代儒家藉報父仇一事的觀念,來宣揚對父母之孝的重要,後來演變成一句成語,比喻對人仇恨極深。

子道须当爱日。

子道就是为人子之道,是指子女对父母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上有句话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说的是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的十分悲伤。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贤人。”走近一看是一个叫皋鱼的人。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家里并非有丧事,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呢?”

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失:年少时为了求学,周游诸侯国,没有把照顾亲人放在首位,这是过失之一;我的志向高远,却因利益去辅佐奢华的君王,这是过失之二;和朋友交情深厚却因小事和他绝交,这是过失之三。树想静止不动,风却不停息的吹;子女想要赡养亲人,亲人却已不在!逝去就永远追不回来的是时光;过世后就再也见不到面的是双亲。请让我从此告别人世吧。”于是站立不动,枯槁而死。

孔子说:“同学们应引以为戒,经历过这件事,足以让人知道该怎么做了。”于是,孔子的学生有十三人辞别回家赡养双亲。

所以,爱日就是说,子女孝敬父母的时间有限,要珍惜父母健在时,能诚心奉养父母的日子。

原文盛世黎民,嬉游于光天化日之下;太平天子,上召夫景星庆云之祥。夏时大禹在位,上天雨金;春秋孝经既成,赤虹化玉。箕好风,毕好雨,比庶人愿欲不同;风从虎,云从龙,比君臣会合不偶。雨旸时若,系是休徵;天地交泰,称斯盛世。

我们常说“黎民百姓”,这是现在人称呼普通百姓多会使用的成语。也就是说,在现代人的眼里,“黎民百姓”就是普通百姓的代名词,“黎民”和“百姓”的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是指普通百姓。

但是,你们知道吗?

其实,在秦汉之前,“黎民”和“百姓”的意思并不一样,他们就是一个完全对立的存在,地位极其悬殊。

“黎民”代指奴隶,“百姓”代指贵族。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一书中曾这样说过:“百姓是怎样一种人呢?商朝的第十九位国君盘庚,说他们是共同掌管政治的旧人,旧人就是年高德重的旧臣,是邦伯、师长、百执事(百官、百工之人”。邦伯就是州牧。古代用以称一方诸侯之长。后称刺史、知州等一州的长官。师长,指众官之长;百执事就是百官。

清陈鳣(shàn在《对策》一书中也曾说道:“古所谓百姓即百官,故《尧典》或与黎民对言,或与四海对言,非若今之以民为百姓也”,百姓就是“百官”,就是贵族的意思。简单地说,秦汉之前,百姓就是贵族的代名词,是当时最为顶级的一批人。

而黎民,如《史记·五帝本纪》所载:“弃,黎民始饥,汝后稷播时百谷”。《书·尧典》也曾载:“黎民于变时雍。”蔡沈集传:“黎,黑也,民首皆黑,故曰黎民”,这里所说的“民首皆黑”,即是“墨面”、“黔首”之意。就是说,“黎民”在秦汉之前就是身份低贱的人,就是奴隶。

到这里,就有很多人问了,为什么秦汉之前,“黎民”和“百姓”会有这么的区别呢?

说到他们的区别,就得说一个故事,这就是“炎黄部落联盟大战蚩尤”。话说上古时代,姜姓部落首领炎帝被九黎部落联盟酋长蚩尤所败,炎帝逃到涿鹿,求助于轩辕黄帝,而后两人组成了古华夏部落联盟,与九黎部落联盟在涿鹿展开大战。此次大战的结局,我想大家都知道,就是古华夏部落联盟战胜九黎部落联盟,蚩尤被杀,九黎部落联盟分崩离析,多数部众被炎黄部落所俘。而后,炎黄部落为了便于分辨自己人和九黎人,于是就将所俘之九黎部众称为“黎民”。

而对于炎黄部落为何会称自己部众为“百姓”,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

在了解“百姓”之前,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姓”和“氏”。“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比如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和楚王是一个姓,都是芈姓,但是他们氏却不一样,屈原氏屈,而楚王却氏熊。在远古时期,姓是只有贵族才能拥有的,奴隶,他们是不会有姓的,也不能有姓的。同时,在炎黄组成古华夏部落联盟时,炎黄联盟共有百种姓,故时人统称这些有姓的贵族为“百姓”。当然,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春秋后半期,因各国都在进行改革,曾经固有的贵族阶级被破坏,土地个人私有的地主阶级逐渐取代土地嫡子世袭的领主阶级。如此,大多数曾经风光无限的“百姓”逐渐落魄,其地位与曾经地位低贱的“黎民”一般无二,百姓和黎民的差别越来越小。秦汉之后,随着曾经是黎民阶级的逐渐兴起,并占据着全国的最高统治阶级,黎民和百姓开始融合在一起,都成为了被统治的平民,于是乎,“黎民”与“百姓”终于被联在了一起,视为平民百姓的一种统一称谓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皇孙凶猛 真千金太霸总,大佬秒变娇夫 她被活活烧死后,全家后悔了 重生到四合院不当恶婆婆 我无意中攻略了小说女主 逍遥四公子宁宸雨蝶小说超前更新最新章节 逍遥四公子宁宸雨蝶全文免费阅读小说完整版 逍遥四公子宁宸雨蝶免费阅读完整版大结局 逍遥四公子宁宸雨蝶全文阅读最新更新 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