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纪氏舟师(1 / 2)
莒国利用临海优势,大兴渔盐之利,是除了齐国以外,东国诸侯间航海活动最发达的邦国。
二十多年前,拥有重黎血脉的纪雍,被父亲纪文子立为世子。
纪雍颇有雄心壮志,认为莒国夹在齐、鲁两国夹缝中,若想求得生存,海外贸易是唯一手段。
但在近海一带,历来都是齐国领域。
最初,莒国仅有小型舟师,不敢与拥有三支强大舟师,无敌于诸夏的齐国争夺海上霸权。
莒国舟师主要穿梭于近海沿岸,保护以琅邪为中转点,北到齐国东莱,南到越国句章的航线。
当时,大邦周与荆国关系紧张,两国常发生战争。
纪雍敏锐观察到,荆国所垄断南金贸易,有非常好的前景,于是将目光转向海外。
但家主纪文子不善用重黎血脉,只是保守经营纪障城贸易。
纪雍对父亲晓以大义,最终取得他的首肯,出海寻求南金贸易商机。
为了这一次的探险,纪雍翻遍文献典籍,但凡有关海外的记载,他几乎都过目了一遍,作好大量筹备工作。
最终,年仅二十余岁的纪雍,率领船队沿着前人所留下航海记载,去探索中原人未知的遥远海外异域。
他利用身上血脉,突破重、黎二祖绝地天通的隔绝,进入灵山海域。
船队在灵山外围海域探索,接触到不同于大邦周的邦国,大大拓宽中原人对海外的认识。
最终,纪雍发现一个蕴藏丰富南金的邦国——铃山。
于是,他代表莒国与铃山定下贸易盟约,建立首个海外贸易线。
待船队返程时,舫船货仓已装满许多南金。
这些珍贵的金属有两千斤之多,足以铸造出十个中型铜鼎,打造出上千名兵卒的武器。
纪雍顺利完成首航,船队凯旋而归,受到国人热烈欢迎。
大量熔铸成长方形块状的南金,从船舱里被运出来。
原本持反对意见或观望的家臣,也纷纷改变态度,支持纪雍的贸易主张。
于是,纪文子将氏族船队与贸易事宜,全权交由儿子管治。
自此,纪障城与灵山诸国建立起联络。
纪雍从当地低价购入南金,转运回来大邦周,通过中转贸易卖出天价。
航海成功后,纪雍得到他的族兄,莒国之君莒子信任。
在莒子支持下,他将贡赋、商税,以及南金贸易所得利润,用于打造船只和训练水军,为莒国组建第二支舟师。
在纪雍多年发展下,如今莒国有两大舟师,分别是琅琊舟师与纪氏舟师。
琅琊舟师由莒子掌握,控制传统的莒国沿海贸易线。
至于规模最大的纪氏舟师,拥有楼船、大翼,中翼,小翼、艨艟等,共数十艘船只,专门经营海外贸易。
“承蒙君上信任,纪氏得以全力扩大南金贸易。”
纪雍一边说,一边目视前方天空,胸中意气风发。
听到这,孟明不由对这位富可敌邦,雄才伟略的卿士感到佩服。
但他注意到,纪雍多年来忙于国务,年过四旬的他看上去有些富态,年轻时的锐气似乎淡了不少。
世子纪期告诉孟明,待他掌握重黎血脉之使用,父亲就会将海外贸易交予儿子全权负责,自己专注于朝堂政务。
待纪雍讲完他的辉煌史,孟明又拱手问道:“纪卿,外臣有一事不明,想向您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