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下周就回国(1 / 2)
老者看见他这个模样,忍不住打趣道:“你们胆子这么大,敢从岛国人的手里,轻飘飘的弄走这么多设备,怎么见到我就紧张成这样了?”
之前陈杰他们说要去购买精密仪器,大家都没抱有太大的期望,可当计划逐渐浮出水面,所有知情者都被吓的不轻。
当时就有不少人强烈要求,必须立刻终止这个计划,否则一旦暴露,造成的后果他们也承受不起!
然而,等他们知道这些的时候,计划已经进行到最后一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经过再三考虑,他们最终还是决定配合完成这个计划。
因为这个计划风险虽然大,但利益也同样惊人。
更何况,当时所有环节已经被陈伟东他们打通,设备算是进了半个口袋,只差最后一步运回来。
如果它们临时终止,陈伟东他们就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地步,更会徒增暴露的风险。
虽然最后有惊无险,成功完成了这个计划,但所有人回想起这件事,都会心有余季。
这也让上面几位,态度变得非常复杂。
一方面感叹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什么都敢干,这件事情虽然很冒险,可他们又偏偏滴水不漏的完成了。
你还不得不夸他们。
另一方面,又非常怕他们会骄傲,更怕他们下次还搞出这种事情来。
这样下去早晚会出事。
所以,这次他必须亲自来,就是要提醒陈杰他们,科技的进步没有捷径,不能总想着依靠这些歪门邪道。
最终,还是要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的搞发展!
谈起这件事,陈杰自己也有些后怕,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觉得自己用光了这辈子所有的运气。
但是当着老人的面,他又不好意思推脱,说全是陈伟东的主意,跟他无关?那这样就显得太没有担当了。
人家也不会信。
老人给他讲清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又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们还是留在内地发展吧,其它国家也未必好。”
“我知道,金融方面,可能我们没有别人那么开放,但现在正处于改革时期,很多规定,以后都会徐徐放开的,这需要你们共同完善。”
华夏的金融业,伴随着九十年代初期股市的开启,进入真正的高速发展期。
如果说这个时期,内地谁是最懂金融的人,那绝对非眼前这位老人莫属。
1993年春夏之交,金融混乱达到了顶点。
银行坏账更是层出不穷。
一个姓李的湖蓝人提出1万元,在银行透支1万元,然后彷刻印章,制造了操纵股价,牟取暴利的“苏三山”事件。
还有某个分行,将1亿美元交给了两个在纽约注册公司的骗子,一个叫沉太福的人,以24%的年息集资1亿,自己贪了2万。
银行由上面垂直管理,一向是听话的好孩子,可是那年春夏,它们连续7次发文,结果全然无用。
1993年7月,他亲任总行长,命令下属行长们,在4天内收回计划外的全部贷款和拆借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