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幼童进学(1 / 1)
广元大陆五年,松江府南浔镇。
正是春分,绵绵细雨飘飘洒洒的降落,小溪边有一孩童拎着竹篓光着脚,站在溪边捉鱼,‘小郎,下雨怎的不家去?’一过路农夫询问,‘大叔,细雨淋不湿,我捉点小鱼给母亲熬汤喝。’小郎正是沈璐,并非本土人士,降生此世已有三年,带着记忆来到此地,‘快家去吧,不然你母亲又要责备,’‘大叔,细雨捉鱼才多,你看,’沈璐笑脸露出一排白牙,举起手中竹篓,活泼乱跳好几条鱼儿在里面,‘家去吧,一会丫鬟要来寻啦。’‘就快了就快了,待我再多捉几条离去。’沈璐依旧探手伸向溪中鱼儿,农夫见状摇头叹气离去。
远远地传来‘小郎,小郎’的呼唤声,沈璐明白,家中丫鬟找来了,不得不在溪边洗净双手双脚,穿上布鞋,挂上竹篓,向远处摇摇手,‘春华姐姐,我回来啦!’迈开小细腿,一路急行。来到一片桃林,桃花盛开正美艳,朝着低垂的桃枝摘了一朵放在鼻间,嘀咕拼出两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事实上沈璐并未进学,胸有点墨,但又不能显露人前,只能偷偷摸摸的自言自语。
丫鬟春华掏出怀中手绢,细细的擦干净沈璐脸孔,头发,双手,欲要拿下背上竹篓,沈璐不依,只能牵着小手,往家中走去。
‘母亲,看我捉的鱼儿,为你熬汤喝,’沈璐举着竹篓,邀功似的递给陆氏,
‘顽皮,’陆氏放下手中书籍,一根指头点着沈璐额头,‘下回再不许胡闹。’松江沈氏虽不是世家大族,但也吃穿不愁,哪里会少得了这小小鱼儿,但看着儿子眼中希望之光,想想这孝行,便也不能多做责怪。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家主沈辰亦是三榜进士,在扬州府任职正五品知府,松江老家良田百亩,对待下人从不苛刻,所以,沈璐的小日子过得很是舒适安逸。‘你父亲昨日来信,我们在老家半月有余,必须返转扬州府,而今你已五岁,须进学学文,不能辜负大好时光。’‘是,母亲,’沈璐暗自高兴。
松江府至扬州府并不远,三四日路程即到,一路马车并不辛苦,加上跟车小厮丫头,一行四人来到扬州府府衙后院。知府沈辰早就等在此处,‘夫人一路辛苦,’
‘老爷说笑了,一路车行,哪里来的辛苦。’‘父亲,’沈璐从马车里跳出,弯腰行礼,‘恩,吾儿回来了,’沈辰捻须微笑,‘夫人,为夫已和后塾林明远先生商量好,明日你带璐儿进学拜师,师礼我已备好,’‘好的,长随可曾选好?’陆氏反问,‘恩,老管家儿子沈小宝吧,毕竟是家生子。’‘好。’
次日清晨,吃完早饭的沈璐跟随陆氏上了马车,长随沈小宝牵着缰绳往私塾走去。长随沈小宝,老管家沈长生儿子,今年一十五岁,沈家家生子,作为小少爷的长随,他很开心,前面牵着马,一会小宝的声音响起,‘夫人,私塾到了。’陆氏下车,牵着沈璐的手,小宝背着包,捧着拜师礼跟在后面。
穿过大门,来到中庭,就看见一个四十出头的书生站在门庭,陆氏俯身拜礼,‘林先生,今日我带犬子进学,还望先生多加管教,使其成才,’‘夫人言重,’林明远伸手虚扶,‘为沈璐启蒙之师,亦我之幸事。’
就这样,沈璐开始了进学启蒙生涯。
私塾学生并不多,大概十人,时常有人缺课,但最小的就是沈璐,其余众人都是七八岁。每日辰时进午时回,下午则没课,却也舒舒服服,并不劳累。
林明远是个落第秀才,做个启蒙老师绰绰有余,教着几个孩童,也是安逸得很。
沈璐作为一个外来者,最大的短处则是,这世界用的繁体毛笔字,他不会,所以只能狠下心来练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