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五章 汉砖砚台(四)(1 / 1)
显然,颜博文已经看过了照片,甚至还与一起喝茶的老友们欣赏了一番。他明白周铁的意思,就先把电话拨了过来。
“颜老早啊!不好意思这么早就打扰您,只是见好东西,就想与您分享品鉴嘛!”周铁的回答也是十分的客气。
“你这还真是好东西呢!”颜博文说话也不兜圈子。
他与周铁也算有患难之交,他们之间就是忘年交啦。
“嗯,就是只看这首诗,就是大大的不简单啊!”颜博文沉吟着说道。这首诗已经说出这方砚台的来源它就是出自顾二娘之手的十全砚。
在砚台的侧面,雕刻着楷书印章“十砚轩”三个字也印证了他的猜测。“顾二娘?很有名吗?”对于如此精美的砚台竟然出自一位女性之手,周铁和伞叔都觉得不可思议。
“是的,非常有名,堪称雍乾朝吴门制砚第一人。”颜博文很肯定的回答,主要原因就是,顾二娘也是南方人。
她娘家姓邹,十六岁嫁入吴门也就是现在的苏州,夫家姓顾。她的公公是吴门有名的制砚大师顾德麟,顾德麟的制砚水平被誉为“东南第一”。
可惜他的寿数不长,四十六岁便去世。顾德麟死后,制砚技艺传给了顾二娘的丈夫。可是她丈夫同样短寿早逝,于是顾二娘便继承了制砚这门手艺。
幼子寡母独撑门户,当时所有人都认为顾家肯定会落幕凋零。没想到,顾二娘刻苦钻研了两年的制砚技巧后,开始顶门立户,并且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顾二娘制砚有她特有的美学观,她常与人谈论说“砚为一石琢成,必圆活而肥润,方见镌琢之妙。若呆板瘦硬,乃石之本来面目,琢磨何为。”
她制砚效仿明代铸造宣德香炉之工,追求高雅之美,因此她制作的砚台“古雅而兼华美,当时实无其匹”。
尤其是顾二娘晚期制砚,技术登峰造极,人们都亲切地叫她“顾亲娘”,称她制作的砚台为老亲娘砚。
“这就是一方老亲娘砚。”周铁抚摸着砚台上的四行诗说道,“这是顾二娘为十砚老人黄任所亲手雕琢的砚台,在清钞文稿中有明确记载。”
黄任是闽地永福人,他曾在端州做官时,得到一块好砚石料,为找一位制琢砚台的高手,将石料在身边藏了十多年。
后来打听到苏州有位制砚高手顾二娘,便从福建永福千里迢迢携石料赶到苏州,顾二娘见十砚老人这样诚心,石料也的确是块好料,就高兴地为他制琢了一方精美的砚台。
十砚老人十分感激,当即写下了一首题为赠顾二娘的诗,刻于砚背阴,就只眼前雕刻的这首诗句了。
周铁和伞叔两个人,就是站在树荫处,透过电话里传来的声音,在看着眼前这方精美的端砚,听到了传奇故事。
果然是只有故里人,最知故乡事儿。听到颜老的娓娓道来。周铁也是感到知识大增,这让他一再表示感谢。
这方端砚价值几何反倒其次,文化蕴含就已经大不同。
放下电话之后,周铁长虚了一口,让伞叔赶紧把这方砚台小心的收好。中国的文化果然是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无比。
一方小小砚台,居然就牵连出如此多情节的精彩故事。
两个人再次收拾好东西,都放置稳妥之后,开车启程,继续往厦城港方向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