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2 / 2)
三个都是吃朱厚熜发的饭的人,对朱厚熜的命令是绝对的执行,既然被叫去保护别人就不能让别人伤他一根毛,不过问他一点事情就自开始就是个聋子,瞎子。
翌日太和殿
早朝之时,朱厚熜先给众大臣介绍了昨天十连出的名士。
众官员见一人从侧殿出现,那人手持一柄羽扇,头戴纶巾,身着布衣。
这下让众官吏多多少少带了有色眼镜看人,身着单薄显然是出生贫困的表明,在众人潜意识里穷人家的大多连活下来的谋生生计都是个问题,而书本这些东西先不说有字的书,就是单单一张纸都是以为贫困农民大半年的钱财。
这一下让大多数人对朱厚熜口中的大才期盼度降低,觉得就这人即便有才未经磨炼以及知识的充实实在不可用,简称才不配位。
也因为这这印象让好几个人出面阻止,“陛下,臣谏言,这位……”出声谏言的人才反应过来自己还不知道这人的名字,看向那人用询问的眼神。
那人礼貌回礼再说了句:“阁下唤我诸葛便可。”
“这位诸葛贤才即便有真材实可既无功名,再是他并未显露出才学,实在不可过于重用他。”
朱厚熜听后点点头,这话自己当然猜得出来,毕竟不管是在那个时代必须有相应的能力别人才会重视,突然一下子把一个没有显露才德的人委以重任,让他人羡慕是其次一旦出错便是根本无法挽回的局面。
“若是诸位不放心此人,”说着左手比掌指向“诸葛”“可与诸葛先生辩论一番,若是有人能说服先生自己卸任我就把出使救灾的大任赠予那人,成功了赠百金官位再升一级,失败了……”话说到这里也就不再往下了,后果如何就全凭朱厚熜高兴与否了。
严嵩听到朱厚熜动了真脾气了,立马出场打圆场说:“陛下注意龙体,诸位大臣也不过是关心先生才学真假,都是为陛下忧虑,不用和这些人多加计较。”话里虽然是为他人开脱的意思,可也明里暗里示意辩驳的重要性。
这是夏言立马出现,向朱厚熜礼貌作揖再问向“诸葛”说:“这位诸葛贤弟,陛下信任你我知道自有你的特别之处,可要说你有治理灾区并管理的能力实属不敢轻信,这样就以云南水灾为例,贤弟会如何处理?”
诸葛听后摇扇扇肩,哈哈一笑“哈哈,夏兄所虑我自然知道,云南水患是为大雨半月积压而至,将灾民迁至山地躲避雨水,再遣船只将人转移,而后再筑就水坝。”再把昨天和朱厚熜谈论的那些计策娓娓道来。
夏言听到是和朱厚熜一起商论的,且这些方法都是对的并没有错也因为牵涉朱厚熜的问题,就告礼退下。
夏言退下就又有人上前说,“阁下应知,筑起水坝所耗费的人力物力暂且不提,水坝的材料需要的是粘性极强的黏土,现今大明黏土储备虽有剩余可比起筑水坝还是稍显缺少,即便水坝建成怕是不出几月便会立马变成一堆废土,到时后果可能比现在更为严重。”
说完众人同时看向“诸葛”对于这种情况,不属于人力可以防范的范畴,结果多半就是堤坝崩溃水流借着河道冲毁沿河区域。
朱厚熜听后也觉得是这道理,虽然自己系统里有卖混凝土和粘合剂,可他想看看这位名流千古的人真的有他这般相称的名气吗?
果然此话一出也让“诸葛”思考了一番,低沉着眼眉思索一番随后说道:“阁下所虑不无道理可如果选一处地段较低的地方,挖个足够的深坑,再将四周积水引到坑中,再在上面修筑堤坝以防后患。”
朱厚熜听后暗自窃喜,点头心里对眼前的人表示肯定“果然,他还是那个他,对于众人来说已经没必要再问下去了。”
奇谋所代表的就是不同角度的解答问题的方式,往上不行就往下,大的不行就让他变小。
果然在“诸葛”说完自己的论点后众人就不再多说话,因为云南多为山地丘陵地形,对于让水流到坑里并不是一句空谈更何况他去哪里之后,所做的并非等水自己流而是引流可控性更强,容错率更高即便出错只不过重新挖个道罢了。
“哈哈,要是这时候有人问有好几处地方发水,这个问题你觉得他会怎么回答?”
“还能怎么回答?在多发地区各挖一个,进行测量后把黏土进行分配。”
在朱厚熜和关岛琉生调侃了两句后,就起身和众大臣拿出早就拟好的旨意宣布道:“兹布衣诸葛治理云南水患献策有功,着其担任云南参政执掌云南各处水利农业,”宣完旨意就随意卷起圣旨,低下身表示自己的尊敬交于“诸葛”
“公还请接旨吧。”
“诸葛”承接圣旨后语气恭敬道:“葛亮接旨。”
之后朱厚熜看向诸葛亮走马上任,心中不免有些感慨“没想到啊……有能力担任一国之丞相的人到我手里竟然成了一个云南的三品官。”
“别感慨了,无论官职大小皆为百姓所思略,要是因为官职大小而闹情绪只怕他前世也没资格担任丞相之位了。”
朱厚熜点点头回应说:“也是,无论官职大小皆为百姓,只是……真的到了那一天我还有机会或者资格看到吗?”仰望苍穹,朱厚熜背着双手发了好长时间的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