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那些婶子为什么又集体上门?(1 / 2)
虽然价格是贵了那么一些,但这对于他们的销量来说,影响只很少的一部分。
祝子睿仔细算了下,以一毛钱二十斤的成本来算,他们一天材料的在二十五块,人工的在八十。
外加上租借厂房、水电、吃饭、运输,这里再算十五,一共就是一百二十。
头饰的平均价差不多在五毛一个,一千三百个就是六百五十块。
这六百五十块要和供销社二八分账,他们能到手五百二。
减去成本的一百二,最后每天的收益能在四百块。
祝子睿干脆做主,不等到三个月后,直接又招了一百五十个工人。
这一下把小贝壳、小海螺干的不够了。
那些没有工作,每天闲来无事的人全都开始四处捡这东西。
为了确保这东西够,他们甚至只有满了二十斤,厂子就能收。
市里不少没有工作,每天又很闲的人,每天就跑到长长的海岸边去捡小贝壳、小海螺。
好在这个时候管的严,没谁敢有包场独占的心思。
这消息甚至传回了队里,那些没事的婶子也每天去岸捡。
这种事干的人多了,其实每个人都捡不到多少。
她们一算,还没有糊纸盒子赚,便放弃了一大半,最后只剩下很少的一部分人坚持了下来。
但材料是真的不够,庞景林干脆打电话去找其他海岛上的大队长,说了收这些东西的事。
来来回回折腾了好一阵子,这才总算是把材料不足的问题给解决。
对于饰品厂的成功,苏宜佳还是觉得很开心的。
直到现在她才能理解,那些老一辈的说八十年代是创业最好的时候。
猪吹上口气,都能上天。
尤其只能公家建厂联系供销社卖货,那就更是没有任何的竞争压力。
不过这清近日了,苏宜佳到底是没有过太久,就还是有婶子找上了门。
而且这次找上门的婶子还不少,一口气把他们家的客厅都挤的满满当当。
那些婶子的手里都拎着点小礼物,有的是一斤红糖,有的是两个罐头,还有水果、肉啊之类的。
虽然东西都不太多,但没有一个是空手来的。
“小苏啊,你最近是不是有事在忙,我们都没看你出门。”居婶子将手里的水果放到桌子上,笑道:“这是我朋友家种的枣树,结出来的第一波枣子,给我家送了一大筐,我觉得挺甜的,就给你带了点来。”
其实哪有什么朋友送的,这就是她自己去黑市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