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大国工程(2 / 2)
不过疏浚河道不是学术研究,这个方法简单易行,在三峡照搬实施必然能见效。
鉴于新、吒二滩的石头巨大,江水上涨时又不能施工,朱由榔谨慎地将工期设为半年至一年半。
等到永历十九年二滩彻底打通,数百大型江船发起雷霆一击,夷陵、江陵的水师没有了优势,再想凭江防坚守就很困难了。
陈潢的事迹让众将听到心驰神往,以人力对付河川巨石,和传说中的神仙也差不多了。
“陈潢先生真乃神人也!”
李来亨大赞了一句,又道:“若他能来兴山,末将非得请他喝酒不可。”
“朕已命使者返回安南去请了,不过路途遥远,等来到估计江水又涨了。如今江水枯降,正是疏浚险滩的好时候,兴山当立即多派人手开工。”
这个工程于军于民都大有益处,李来亨当然欣然接受,表示会派出精兵强将去主持。
疏浚险滩险滩是朝廷的份内之事,当然不能全由兴山一力承担。
朱由榔大笔一挥,拨下两万元巨款作为施工费用,还说如果耗资过大,朝廷还可以再往里投钱。三十万两投资修铁路都搞了,疏浚三峡费用低,收益大,不可能不搞。
既然有了更大的军事计划,大家都觉得襄阳、承天、德安等州府确实没必要马上就打,于是安安心心在谷城休整。
几天过后,除夕过大年,士兵们在谷城废墟中找出几个大红灯笼,悬挂于县衙门口,让谷城也有了几分喜庆气息。
子正时分,新修复的几门攻城重炮齐鸣十二响,喜迎新春。
战士们喜气洋洋,互相道以新年祝福。一时间,“恭喜发财”的声音在城内外四处响起。
既然是新春佳节,自然少不了银钱赏赐。朱由榔取出四万多两现银大封红包,文官无论大小,军职无论高低,均一人一两,又惹得满城欢呼。
第二天大年初一,大明天子亲自巡视城内外各处据点,所到之处一片欢声笑语。
朱由榔看到,很多逃难的老百姓都已在除夕前陆续返回谷城。
老百姓就是这样,打起仗来必须要逃难,不过打完仗肯定是要回家过年的。
还没到元宵,过年花掉的银钱就赚了回来。
均州知州见过明军使者之后,偷偷派来几艘江船,船上除了粮草、银锭,还有不少奇珍异宝,据说是孝敬大明皇帝的新年献礼。
使者呈上来的礼单长达十几页,朱由榔笑得合不拢嘴,直夸均州知州孺子可教,是个识时务的人杰。
又过了几天,南漳、宜城、枣阳、保康、老河口等临近州县陆续派来密使,一手呈礼单,一手献上金银。少的有几千两,多的两三万,恐怕对康熙都没有那么慷慨。
朱由榔一一单独接见那些密使,显得十分平易近人。
对于清廷官员的孝敬,朱由榔当然照单全收,还勉励地方官要勤政爱民,勿令老百姓因战乱而生活困苦,或者流离失所。
各方使者都大为感动,高呼陛下仁德爱民,堪比尧舜禹汤。他们还拍着胸脯表示绝不会搜刮贫苦老百姓的民脂民膏。
这些钱都是从士绅大户手里征的,和贫民老百姓一点关系都没有。
有的使者还趁机代大户求情,说他们委身清廷治下也是迫不得已,希望陛下对他们宽大开恩。
“当然,没有保护好臣民,朕也有过失啊!不过……如今朝廷窘迫,这些年的田赋欠税大家还是要缴的。”
使者们听说天子居然要向清廷治下的士绅大户征税,都在心里痛骂朱由榔无耻。
然而这些州县都在明军的攻击范围之内,形势比人强,他们也只好接受。反正征的是大户的钱,又不用地方官出。能保住命就不错了,还求什么呢。
趁密使来送钱的机会,朱由榔还给各县父母官提出一个建议。
这两年东南诸省禁海迁界,导致大江南北盐价腾贵,老百姓不得不食淡维生。
作为天下共主,朱由榔说自己实在于心不忍,建议各县从夔东买盐销给百姓,以缓解老百姓的吃盐困境。
作为经销商,各县地方官什么都不用干,让手下对盐枭和私盐贩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好。
路过各县的私盐都会按担数算到地方主官的头上,每担盐一两银子分红,货过即付,绝不拖欠。
比如说路过均州的食盐一万担,均州知州自己拿一万两银子。如果过路的食盐超过一万担,分红比例还能提高到一两二钱。超过五万担则一两四钱。阶梯式奖励,量大从优。
使者们都知道湖广的食盐现在是天价,有的地方黑市价格高达三四十两银子一担。
为了高额利润,如今湖广盐枭横行,逐渐由偷偷摸摸变得明目张胆。
如果严控私盐,不光要派出大量巡检和盐枭拼命,穷苦老百姓还有因缺盐而病死的危险。地方官员查也不是,不查也不是,十分头疼。
不过他们万万没想到,大明皇帝竟想和他们一起合伙贩私盐。
有的密使胆子小,当场就说不敢阻拦大明的御封盐官。至于分红就不用给了。
“那怎么能行?”
朱由榔对着那个密使大发雷霆,怒斥他不懂为家主考虑。
“给经销商分红是理所应当的,可万万不能坏了规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