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收编水匪(1 / 2)
大明自崇祯之后,无力发展水师对沿海进行控制,海疆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加上兵荒马乱,百姓困苦,广东、福建海域可谓风起云涌,海盗众多。
三十年大浪淘沙,福建大多数海盗都被郑家收编,逐渐改变打家劫舍的路线,转为经营远洋贸易,最终形成以郑成功为核心的闽王势力。
广东这这边则零散得多,自从刘香被歼灭,再没有出现可以收服所有海盗、水贼,统一发号施令的巨枭。
永历败退西南后,以邓耀、杨彦迪、陈上川为首的“雷州帮”继续高举反清的大旗,吸引了广东大量反清义士入伙,声势最隆。
除此之外,活跃着的海盗头目还有很多,比如汕头的“臭红肉”邱辉,控制了潮汕一带的私盐买卖,甚至公然在潮州广济桥收盐船的过路钱;
在汕尾碣石,还有接受清廷招安,却拒不剃发的“苏阿六”苏利等人,现在都处于亦官亦匪的状态。
至于几年前声势浩大的“红旗水师”梁标相、刘龙胜、徐国隆等因为不满尚可喜,密谋反正失败,早已被杀得散落四野,没什么气候了。
出征前,朱由榔下达了明确命令,让陈上川对广东沿海进行整顿。愿意归顺朝廷者,抚之;不愿归顺者,剿之。
总而言之,大明既然重返粤海,不允许不听从朝廷号令的海上力量存在。就算是“匪”,也要朝廷认可才能干下去。
陈上川一路过来,十余股海盗望风归降,被暂时收编在后队。红旗水师名声太臭,并不是他计划收编的一部分。
经过严密审讯,确认只有头目李大勇是投过清的“老人”,其余几个都不是什么要紧人物。红旗水师溃散后,他们这几年基本以贩私盐为生。
红旗水师余党现在都是清廷的通缉犯,没办法去粤东盐场找盐丁“进货”,只能持梁标相遗留下来的总兵大印,以抗清义师的名义到上川岛购买私盐。
陈上川看过供词,发现这伙人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只能算一股小水匪,便挥手示意亲兵把他们给放了。
“带着你们的船走吧。一个月之后,朝廷在上川岛开仓卖盐,你们可以带银子回来买。”
李大勇拱拱手,说了句“陈爷高义”,便转身带人离开。
出了营门,一个叫冼彪的手下凑到李大勇身边,低声道:“老大,陈爷让我们以后回来买盐,好像不是在说笑。朝廷是不是要在这里开盐场晒盐啊!”
李大勇摇头道:“朝廷这两年接连大胜,此番回来定是要收复广东,怎会特意回来这个小岛晒盐?”
“老大说得对……好多官兵啊……”
他们一行回到滩头,只见数十艘海船已把海湾挤得满满当当,大量士兵陆续从接驳小船跳上岸,然后在军官的吆喝下跑向滩头列队。
那些明军士兵精神昂扬,行动迅速,个个身上都有着一股子骁勇之气。
滩头登陆本就极易混乱,然而千余明军却井然有序,显然都是受过严格训练的海战精锐。
在简易码头上,从商船卸下的辎重物资、武器装备堆积如山,让李大勇等人看得咋舌不已。
看阵势,朝廷是打算在上川岛常驻,而不是简单路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