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牧场(1 / 2)
想要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力量,就必须要有合格的战马。
这年头人好招,就是不太好养。
无他主要是粮食不够吃的。
这个时代,又没有化肥,缺乏畜力,大多数是人力耕种,种地也需要水利。
光靠人力耕种一户人家五口最多能耕种三四十亩地左右,这还是健康的家庭组成最起码有两个男子才能做到的。
没有化肥水利困难一亩地顶多收成二三石左右,也就是三百多斤左右。
化肥畜力水利是制约土地能够获得更高收成的主要原因。
若是丰年,一户人家尚可以糊口,但若是稍有灾荒那可不就得求助乡中大户。
求助就得借贷,这年头借贷都是高利贷。
九出十三归之下,土地抵债,可不就得成了大户人家的佃户。
这就是土地兼并为何会出现,历朝历代概不能免。
这也是小农经济的悲哀,没有丝毫能够抵抗天灾人祸的能力。
董氏也是这般,靠着土地兼并才成为这临洮最大的豪强。
董先就属于这个既得利益阶层,他也不好意思干端起碗吃饭放下锅骂娘这样的事情。
不过这一切都是不对的,哪怕它是自古以来。
骑兵需要战马,战马就需要合适的牧场。
董先想要掌控一个牧场这个信息透露给家里,家里的支持说到就到。
董祖母那里给了一百名部曲,大夫人那里也给了五十名部曲。
加上几十车的物资,家里在临洮城外一半的牧场外加一名有管理牧场经验的管家交代在了董先手里。
这年头人也是一种物资,随意可以赠予。
获得了前期需要的物资,董先没有犹豫,时不我待。
第二天,董先带着他的想法率先前往城外董氏牧场。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敕勒川写尽大草原的风光。
陇西郡肯定不是什么大草原,但是境内还是有几处能够放牧的地方。
按照地理凉州属于大汉帝国西北方向。
陇西郡正好也在凉州西北方向。
陇西郡特产就是战马。
凉州大马一直都是大汉帝国境内知名紧销货。
陇西郡的西北方向就是著名的河西走廊。
陇西郡南方就是阴平郡和盛产铜铁的武都郡。周围天水安定金城三郡环绕四周。
曾经辉煌的河西走廊也和大汉的日暮西山一般辉煌早已经不在。
河西走廊敦煌张掖酒泉三郡也因为大汉实力下降被逐渐放弃,现在就剩下武威郡还在倔强孤独的竖立着大汉的旗帜、
曾经帝国强盛的时候可以随意把控西域诸国的局面在这个时期再也见不到了,整个大汉已经忘记西域都护府这个名字了,
若说这个天下谁还能记起西域都护莫过于凉州人了。
曾经的丝绸之道,带给了凉州太多美好的记忆。
来到牧场,董先放眼望去,有些失望但同时心中知道牧场也就是这个模样了。
几栋孤独的房子矗立在洮水边。
这是属于董先的。
就是这么几栋简单的土砖房,其他人还没有资格居住在这里。
牧场里的人只能居住在窝棚还有帐篷里。
有温暖的房子住,这是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之间的一种区分。
牧场里倒是有不少牛羊马这类畜物。
可这般放牧和羌胡有什么区别?对于董先来说这是不可以接受。
这是大汉的的国度,这里的人民应该是汉人。
董先不懂管理,但是他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把所有人都集合起来,我有话说。”
这是董先到达牧场下达的第一个命令。
很快,董先的命令得到了很好的服从。
加上董先带来的人员整个牧场大概三百人左右,聚集起来显得密密麻麻,大部分是汉人少部分是羌族人。
“知道我是谁吗?”
董先跃马扬鞭,走到聚集的部曲面前,他的身后跟着数十董氏私骑精锐显得那么威风凛凛。
一阵风吹过,额,有些冷场,没有人回答吗,好尴尬。董先心道。
“是先公子,我们的主君。”这时候一名从城外跟随董先的部曲看起来刚成年怯生生说道。
终于不冷场了,这回答很答题,董先心中大喜,决定来一出千金买马骨的戏码。
虽然他没有千金,但对于对方来说也不需要千金才能算是奖励。
“你叫什么名字。”
“仆,没有名字主君叫我马儿就行了。”
这个回答让董先怔了一怔,这是个连黔首阶层地位都没有的人。
“你以后就叫董马了,在我身边做个亲随,给他一匹马。”
直接就赐下姓氏,这也算是变相的千金买马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