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蜕凡四境(1 / 2)
“砰……”石子穿透枝干,洞穿出指头粗细的缺口。
透体而出的石子去势依旧不减,飞出十余丈的距离。
“劲气,意念,两者合二为一,石中含劲,意念为引,才能正中靶心,”李郅抚平衣袖,侃侃而谈。
“以石子为例,这是最基础的演示,如是以各种暗器使出,那杀伤之力将倍增,能否隔空取敌之性命,我想你心中已有论断。”
李郅拍了拍余易的肩膀,走进屋内,拿出自己的酒葫芦,惬意地喝上满满一大口,直言畅快。
余易见识了投石之法的威势后,怔立当场,对武道一途又有了更深的见解。
“师公,劲气需要借助外物才能渡于体外,那是否有那么一种妙法可让劲气不借助外物,便可劲现于外呢?”良久之后,余易收回纷飞的思绪,将埋藏在心底的疑问向师公李郅抛出。
余易之问,让李郅喝酒的动作蓦然停止,神情复杂地看向余易。
怔神长久,李郅才缓步走到余易身侧,看向余易的眼睛,轻声问道:“为何如此发问?”
“师公,难道这个问题有不妥之处吗?”余易恭声说道。
“不是不妥,而是一般之人根本不会想得如此高深久远,我将武道一途比喻为山,就如你此刻身在山脚,所提之问则是山的那边是否有条河流,”李郅拍了拍余易的肩膀,示意放松神情,不用如此紧绷。
“在我想来,你应该问我,该如何攀登上武道之途这座高山,而不是山的那边是否存在河流。”
“我并不是指你好高骛远,而是觉得你的想法很有远见,思维不以自身武学境界所束缚,这是寻常武者穷极一生都不会去考虑的问题,他们只想登上那座山峰,从而一览众山小。”
“古人有言,智术之师,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你有此疑问,便证明你是一个大有智慧之人,能见人所不能见之处。”
“至于你方才的提问,我可以很笃定的回答你,有,亦是没有,”沉思片刻,李郅缓缓说道。
“师公,此话何解?”李郅之言让余易听得是云山雾罩,困惑更甚。
“没有之言,是因为任何武者不管是修炼到何种高深的境界,都不可能在不借助外物的情况下,将自身的劲气渡于体外,除非这人踏破武道之途,迈入超脱于武道的层次中。”
“有,则是因为对于武者而言,条件极为苛刻,鲜有人能够实现,就算是站在山巅之人,穷极一生,也触碰不到其中的奥妙。”
“世有阴阳,物存两极,这乃万事万物之至理,皆序列其中,难以规避。”
“劲气也如天地之道,存阴阳之别,两极之分,借以暗合天地万物至理,阴为“元煞之气”,阳则为“玄罡之气”……”
“只有这两种升华之气才能在不借助外物为媒介的情况下,渡之体外,以作御敌攻杀之用。”
“虽言为气,但仍是力量的一种“象”,至于“象”之含义,我相信渐鸿肯定为你阐述过,我便不再赘述了。”
“劲气源于力,却衍于力……”
“那么玄罡之气则源于劲,却又衍于劲,乃是劲气的极致体现,衍则通,通则达……”
“力气在不断凝练之后,化为劲气,那么劲气在不断凝练,加以升华之后呢?”李郅望着余易,认真问道。
“徒孙不知,望师公解惑,”余易沉思片刻,摇了摇头。
“玄罡之气,我们可以简单的看作是劲气的升华之物,是体内诞生出的刚正浩然之气,是自身本源连接天地万物的一缕气,其气极阳,其韵含灵,其象极正,其意极纯,其势极刚,乃得到天地恩眷之物,能镇压诸恶,鬼魅辟易,亦是万般邪祟的克星,亦能如劲气一般,滋养气血,强身健体,护佑自身不受邪祟侵扰。”
“玄罡之气乃是御敌攻杀的不二法门,无上妙法,却也是万千武者梦寐之物,可就算是站在山巅之人,拥有玄罡之气者也是万中无一,百年难遇。”
“而另一种则是元煞之气,元煞之气有别于玄罡之气,可不是将劲气锤炼到极致之处便能拥有的。”
“世有阴阳,阴暗之面则会有煞气凝聚,武者则可引世间的煞气入体,加以凝练,即可将体内的内劲之气升华,将内劲之气转化为元煞之气。”
“煞气生于天地之间,又盛于阴暗之面,常人难以得见,亦难以抗衡。”
“煞气有伤天和,煞气本身并不如此,而是其来源有伤天和,”李郅看着余易一字一言地说道。
“煞气,也称邪秽之气,凶污之气,其摄取来源之处众多,常见的有三种,一是取自邪祟妖物之身,二是血气污染,怨灵滋长之地,三则是“魂灵尘烬”。”
“邪祟妖物自身便带有煞气,个别武者为了获得邪祟妖物身上的煞气,特意去捕捉邪祟妖物,但邪祟妖物个个修为高绝,身具异法,岂是那么好捕捉到,往往后果皆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将身家性命搭了进去。”
“血气污染,怨灵滋长之地最为常见,战场,古墓,坟园这等地方皆存有煞气,只是存多存少的区别。”
余易对此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师公李郅所言,也印证了自己上午祭祖之时,在坟园中的遭遇,煞气,常人难以得见,亦难以抗衡,自身如不是持有舍利子,定会让煞气迷惑神智。
“第三种则是“魂灵尘烬”,以这种方式攫取煞气最伤天和,是“帝廷”明令禁止之事,但仍有宵小之辈大行其道,难以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