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辟阿奉文(1 / 2)
翌日,早朝上。
众官分文武站定。
文官们此刻都心生忐忑,不知道皇上究竟看重了谁的文章。
偷偷抬眼望去,只见皇上端坐在龙椅之上,面无表情。
众文官今日也没心思奏事,一心等着朱元璋宣布结果。
究竟谁才是那个文盖百官的状元郎。
目光缓缓扫视台阶下众人无人敢与之对视。
朱元璋缓缓开口道;
“各位的文章我都看过了,诸位爱卿不愧是我大明的骨干之臣。”
下面众文官闻言都腰杆挺直,毕竟能得到朱元璋的赞赏不容易。
看样子,那么多文章,终于是把皇上折服了,只是不知道谁会最得圣心。
众人都感觉自己的文章立意最为清新,定能独得圣心。
一个个目光炯炯的盯着朱元璋,就等着最后的荣耀时刻。
“咱起身与草莽间,幼时读书不多。可咱向来最佩服的就是读书人。”
“咱想着,读书人遍览古今,定能汲取古人之所长,去其糟粕,助咱巩卫大明江山。”
众文官点头,这也是他们立志的目标。
“可是咱失望了,原来读书人不过如此!”
众人大惊,皇上怎么突然如此说?难道是谁文章写得不得圣心,惹怒了皇上?
肯定是谁不知好歹,范颜直谏了。这才导致皇上如此说话。
众人偷偷的互相瞟视,是不是你,乱写文章,激怒了圣上?
“标儿,你把咱写得文章读给大家听听。”
朱标出列,恭敬道;
“是,父皇。”
只见朱标从袖口抽出一篇文章,开口读道;
“朕闻三皇五帝下及唐宋,皆华夏之君,建都中土。
………………
盖诸侯之国以据周,始有却裂土分茅之胙,擅称三十六郡,可见后人变古人之制如是也。若以此观之,岂独如是而已乎?
…………”
众文官听来,也是普通寻常之作,只是把皇上修建阅江楼的原因说了一遍,并且以臣子的口吻,旗帜鲜明的劝阻兴建阅江楼。
在文章里,列出了若干详实、确凿的理由。
众人听罢,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一个个懊悔不已。
自己怎么就忘了当今圣上的不寻常。
他肯定是奉承听惯了,故意借阅江楼给自己众人下了一个圈套。
可怜自己等人就这么兴高采烈的跳了进去,怪不得今日龙颜大怒。
哎,自己怎么就忘了劝诫呢。
要不然自己绝对就是百官楷模了。
众人眼神中充满了懊恼,可是如今后悔已然无用,只得低下头颅,静静聆听朱元璋训示。
虽然此刻朱元璋没有多说什么,可是众人都能感觉到,皇上对文人的日益不满。
此刻众人再不敢看朱元璋,生怕一个不注意,成了朱元璋的出气筒。
“汪广洋,你说,咱这篇文章写的怎么样?”
被点名的汪广洋,浑身一个哆嗦,这一个回答不好,就是出去顶雷的啊。
可是没有办法,他身为右丞相,作为文官之首,此刻被点名也是理所当然。
只好仔细斟酌用词道;
“禀皇上,此文对仗工整,条陈有据,乃是我等臣子学习的楷模。”
老朱面无表情,听完冷哼一声。
汪广洋连忙跪倒在地,谁不知道,咱的这位圣上,息怒难测,即使自己身为丞相,今日弄不好也要受罚。
“起来吧。”
朱元璋淡淡道,眼中充满了失望。
这就是咱大明的丞相?
真是让咱失望至极。
“咱还有一篇文章,却不是咱所写,但却最得咱的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