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2 / 2)
“看了,挺有意思的。我个人认为比《蓝色迷梦》写得有深度得多。虽然它的名字看起来很俗套,但是内容却一点也不俗套。《蓝色迷梦》的故事脱胎于它,却没有抓住它的精髓,反而把故事的内核改得很肤浅。所以《蓝色迷梦》唯一的出路就是制作成一部搞笑片——再加一点煽情进去,观众依然会买账,只要能让他们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他们就会觉得是好电影了!”
“哈哈!你说得——很精辟!那……假如把《玫瑰》拍成电影呢?”沈益星笑得十分没形象。
“票房不一定会比《蓝色迷梦》更高,但是它有机会成为经典。我是说如果有一流的导演和演员,而他们又恰好对这个故事有一流的灵感。当然,凑齐这些需要一定的运气!……你问这个干什么?”
沈益星把矮几上的笔记本转了个方向给沈自星看:“你周腾哥刚刚发e-mail给我说‘佰良’去年就已经买下了《玫瑰》的改编权——在和映画谈并购之前,这家制片公司曾经也在我们的考虑名单之内。”
“那么,你们为什么选择了映画?”沈自星颇感兴趣地问道。
“一个原因是,佰良不肯接受并购,只能接受融资,而且让渡股权不能超过4%。另一个原因是映画手里的改编权——很多人都觉得,一家制片公司盈利的关键是抓住那些大爆的影片。”沈益星在回答自己妹妹这个问题时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耐心,“13年郎天一的《雪峰28天》19亿创造了华语电影票房记录,然后隔一年又被自己的《孤山码头》136亿打破了自己的记录,成为华语电影界最传奇的商业片导演;19年的《逃离群妖谷》之所以能拿到23亿票房主要归功于它绝对领先同期影片的视觉效果;5年前最火的男明星梁函一部口碑稀烂的《火星公主》照样狂揽188亿票房……大导演、大明星、顶级特效团队看起来都有可能成为影片大爆的关键。”
“但是事实上,这些东西都有失灵的可能,而且每一样都代表着高昂的成本!在大部分影迷看不到的地方,更多的是高额投资最后却连成本都收不回来的情况。一家制片公司要健康稳定的发展,不可能一味地追逐这些大明星、大导演,势必要有一些更加稳定的盈利要素,根据集团的数据分析部门分析,我们认为在这些要素里最关键也最容易抓住的就是——ip。”
“所以我们才会把目光锁定在映画身上。映画这家公司从26年开始就购入了大量的非常适合影视化改编而且自身非常火爆的小说的改编权——不管这家公司的管理水平如何,在这一点上确实是很有远见的:这些小说已经经过市场的检验,是受市场欢迎的故事,它们本身有大量的粉丝基础,即使不进行大量的宣发他们也会自发地跑到电影院去观看电影。只要影片质量不是太差,他们还会为影片做进一步宣传。在这种模式下,回本就是十拿九稳的事,小赚也很轻松。如果影片再改编得很好,就更加有可能成为爆款,一本万利——这些都是我和周腾原本的想法。\\“
沈益星说得口干舌燥,重新倒了一盏茶喝下,又嫌这茶盏过分迷你,喊了林甜去换大杯。
“那现在呢?”沈自星笑了,一边端起果盘给沈益星递到面前,一边追问他。
“一家自砸招牌、只懂得追求短期利益的公司,显然和星宇的经营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沈自星笑了笑。
“那么……你还想继续去佰良学习吗?他们的大制片李筱凤才是真正的大手——你要是能在他身边学习,倒是蛮好的!”沈益星嘴里说得冠冕堂皇,脸上的笑却突然诡秘得像一只大狐狸,“对了,这个是什么肉?味道还不错,待会再多烤点!”
“……”沈自星翻了个白眼,也不知道是嫌弃这个哥哥的嘴馋还是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