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政府公车(2 / 2)
一汽先后找到了德国奔驰和美国克莱勒斯,但都在合作方面的事宜产生分歧,最终只能告吹。
1981年5月,我国红旗品牌轿车由于能耗高,性能不可靠等因素,经国务院决定停产。于是寻找政府机关公务用车的担子就落在了一汽身上。
到了87年的1月,当时大众集团的董事长哈恩来到中国考察,“顺道”考察了一汽,结果被一汽的规模所震惊,援引他本人的话来说:“上帝,我怎么没有早一点发现中国有如此大的汽车厂。”随后哈恩当即便就提议将奥迪1放到中国国产。
奥迪1正是奥迪a6的前身。考虑到奥迪1在德国当时已经是明星车型,车身结构全部是轻量化材料制成,更为重要的一点风阻系数仅为3,奥迪1成了先进设计的同义词,于是一汽和奥迪当即就达成了合作的意向。
合作之后,1988年德国奥迪公司授权中国一汽生产奥迪1,第一批就生产组装了499辆奥迪1,局限于当时国内对高档豪车的了解,这一批奥迪1瞬间就被政府部门抢购一空,自然奥迪1成了名副其实的官车。
对于奥迪成为政府部门的首选公务用车,当然跟奥迪在中国的定位也有一定程度的关系。我国选用公务用车,都会选择低调实用而且具备档次和地位的车型,而奥迪就是最合适的选择。
宝马,奔驰,奥迪并称德国三强。区别于宝马豪华运动和奔驰豪华舒适的定位,奥迪在中国采取了差异化的市场细分策略,将低调和成功作为其市场定位。
这与中国政府寻求低调而不失地位车型的需求相当吻合,奥迪作为政府公务用车就更显得顺理成章!
其实相比于奥迪1,沃尔沃94在欧洲同样是属于豪华车定位,而且沃尔沃轿车因为在国内知名度并不如日系车和其他德国豪华品牌,所以从低调而不是地位这一条来讲,也是符合要求的。
只不过最早引进国内的沃尔沃94轿车因为关税的原因,价格过于高昂,每台轿车的价格高达7多万元人民币,这笔合资国产化的桑塔纳轿车和奥迪1高出了近两倍的价格,所以国内能买得起这种教师的人很少,而政府出于采购的预算,也不会把这种轿车当成政府用车。
但是这次通过引进生产线和设备的国产化之后,沃尔沃94轿车的成本和国内售价都会有大幅度的降低,完全可以在一两年之内和国产桑塔纳处于同一价位,这也就使得沃尔沃轿车具备了成为政府公车的先决条件。
不过想让沃尔沃成为政府公车,成本和价格其实并不是决定因素,关键还是需要上级领导的认可和批准,这就需要段云对相关政府部门的公关,让上级领导将沃尔沃94轿车加入到政府公司的采购清单中。
段云虽然名气很大,但他并不是体制内的人,所以这种事情他唯一能够寻求帮助的只有保利公司,如果保利公司高层领导愿意出面,那么这件事还是很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