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土地(2 / 2)
沟口李家的果园一年之间就被恢复,面积更大。
卖花丝线改成卖尼龙线,绣花针换成了兽用的注射器针头,用长头发穿引尼龙线,白确良布底用花绷子绷紧,描摹底图,用针头撴。撴的速度比绣的快,双面的图案,毛茸茸的动物、鲜艳的花草好可爱。朝阳纤维厂的尼龙成了抢手货,大团倒小团,批发给小贩,松岭门的小东沟把这活计做成了一定的规模。
尼龙线不是有钱就有货的,宝庆新七拐八绕的和老家是小东沟的销售科长搭上线,有了原料,把缝纫机改装,雇用十几个人昼夜不停地干,他搞尼龙线的批发。寒暑假,民办老师也加入背包卖尼龙线的行列。
跑买卖还是田老叟心仪的工作,农忙的时候不外出,家里的地不能耽误。再说了,人都在地里忙,此时的销路也不好。他说:“春暖花开以后往北走,三十里地差一天的节气,我边走边卖货,一天走三十里,天天看杏花、桃花开。”最近背包卖线人多如牛毛,田老叟心里懊恼异常,埋怨道:“嘛事都整绝户喽,一点余地不留,不懂得细水长流,这行当迟早要黄摊儿。”
田老叟说:“家有千万带毛的不看,家有万贯没土地不算。”
当田老叟认真考虑开荒的时候,放眼河边和山坡,能落镐的地已经无多。田老叟去了二道沟,这里远离村庄,少有人来,坟无一座,地无一垄。
从前的山杏林没了,山区草原工作站种的苜蓿草也没了。
老叟选中一块地,用石头在四角堆砌起标记,这是对外宣布:这里全是我的。
土里夹杂着石块,用镐头使足劲刨下去,太阳光下能蹦出火星子。
带着午饭和大桶的凉水,自行车后座捆着三把镐头,在石头堆里竖起镐头顶着衣服提供一块阴影,累了就在阴影里坐一坐,天天等太阳落山后才离开,田老叟进家门后首先修理镐头。
荒地被开垦出来,种上荞麦和谷子,这是村里最薄啦的土地,但是面积最大。
我妈不开荒,土豆子大白菜也不种了。
村里驴车渐多,都是一头驴拉的小驴车。拉脚赚钱的大马车全村就有两挂套,车的轱辘都比原来的窄一半。种菜的大户都是赶着自家的毛驴车去贩卖,蔬菜的销售地还是南票矿,种菜的人家越来越少,村里的土豆大白菜渐渐衰落。
薄支书不用开荒,大队预留的土地都是旱涝保收的好地,一百四十亩做苗圃,五十亩承包给儿子。
还有十亩地,薄支书种了两亩地的小麦,两亩地的大豆,一亩地的棉花。还开辟了一块品种齐全的菜地,里面还有旱烟。
在地头盖了两间小趴趴房,长期雇用高万田,养了两头猪、五十只鸡、三十只鸭、十只鹅和一条狗,农忙的时候还雇短工。
果园承包给宝庆平,加工厂承包给宝庆忠。
村部的黑板更新了:努力三五年,彻底实现乡村两级的财政自给。苏老师在字头依旧画上一段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