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托孤大臣(2 / 2)
刘备听说董卓抗旨,立刻命人缉拿董卓,准备先斩后奏。董卓吓得额头冒冷汗,连忙叩头求饶。刘备冷笑道:“董卓,你如果肯遵旨,我可以免你一死,否则本将军只好先斩后奏!”皇甫嵩、张纯、公孙瓒、邹靖等人纷纷求情,陈登也劝谏道:“将军,董卓毕竟是前将军,身份尊贵,贸然诛杀,必然引起朝廷猜忌。”刘备点点头,嘴上却依旧道:“董卓,你想好了没?”董卓吓得面无血色,只好同意。
董卓表面答应,背地里上奏朝廷,请求平叛完凉州叛乱,再前往朝廷任职。朝廷只好同意。刘备故意冷落董卓,命董卓守城,自己亲率大军出击韩遂。兵分三路,命皇甫嵩为左军,公孙瓒为右军,邹靖为前锋,张纯压后阵,亲自领着关羽、张飞、赵云、太史慈和黄忠直奔韩遂中军杀去。王国、韩遂、马腾、李参军大败,关羽急追,斩杀王国,张飞突袭,斩杀李参。韩遂、马腾惊慌失措,退回了金城。
刘备率军急追,一直追杀两千里,兵临金城下。这时区星聚众万余人在零陵起义,自称平天将军。朝廷任命议郎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往平叛。眼见粮草不济,刘备只好暂且退军陈仓。
刚退军不久,朝廷下旨,命刘备迅速东进,平定黑山军起义。刘备请求尽快调董卓回京担任少府。灵帝再次下诏,改命董卓为并州牧。董卓心里清楚,无论是少府,还是并州牧,朝廷都是想变着法夺走他的军权。董卓不甘心,上书哭诉,请求率领自己的湟中义从前往边疆效力。朝廷无可奈何,只能同意董卓带领五千湟中义从前往并州雁门效力。
中平五年,刘备留皇甫嵩守三辅,亲率大军扑向黑山。黑山军张燕自知不是刘备敌手,派人上表请求归降,灵帝于是任命张燕为平难中郎将,停止进军平叛。刘备请旨进剿,灵帝不许。
不久灵帝继续享乐,再度卖官鬻爵,激起民愤,郭太等在西河白波谷起义,攻掠太原郡、河东郡等地,威胁京都。其余黄巾军余部也趁机起义,眨眼间星星之火遍及黄河两岸。
太常刘焉趁机建言,应该设置州牧,赋予军政大权,统一指挥各地州兵平叛。灵帝担心地方尾大不掉,迟疑不决。刘焉接着劝道:“陛下可以任命宗室或重臣担任,这样既能牢牢控制地方,又能迅速扑灭各地叛乱,稳固大汉江山。”灵帝欣然点头,任命刘焉为交州牧,后改为益州牧,任命宗正刘虞为幽州牧,朝廷重臣黄琬封为豫州牧等。至此地方州牧把持了地方军政实权,为后来割据埋下了隐患。
刘备上书反对设置州牧,但灵帝没有理会,反倒命刘备率军平叛。刘备只好率军直奔西河白波谷,斩杀郭太,扑灭了白波谷起义。灵帝大喜,封刘备为中山侯。刘备率领中郎将公孙瓒、陈登、关羽、张飞、骑都尉赵云、太史慈、黄忠等人马不停蹄直奔青州、徐州,又扑灭了青州、徐州黄巾军。灵帝加封刘备太尉,中山公,领冀州牧,金印紫绶。又封公孙瓒奋武将军,陈登军师将军,关羽为虎威将军,张飞为荡寇将军,赵云为讨逆中郎将,太史慈为破虏中郎将,黄忠为讨寇中郎将。
秋八月,设置西园八校尉,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羽林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术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光禄大夫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大长秋曹节女婿议郎冯方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八校尉位低权重,连大将军何进、太尉刘备都要受众人节制。
刘备心里明白,灵帝已经病重,这是准备安排后事了。他立刻上奏,请灵帝下旨命董卓尽快前往并州赴任。灵帝命人传旨,不料董卓停在河东,不肯率军赶往并州,意图窥测京都,观望局势。
灵帝大怒,命刘备率军前往监督董卓。刘备亲率大军前往,董卓大惊,急忙跪迎。刘备厉声责备:“董卓,你难道要造反吗?我今日奉旨前来,你如果肯退往并州,既往不咎,否则我可先斩后奏!”董卓大骇,“微臣遵旨!”刘备上前拍着董卓肩膀道:“董将军,你我虽然有过节,如今都是为国效力,还望你在边陲一心为国,不要旁生枝节,否则我定会率军前往讨伐。”董卓吓得面无血色,忙低下头。
董卓前往并州,灵帝心中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不过随着严寒到来,灵帝病情逐渐严重,待到了中平六年,已经病入膏肓。春三月,灵帝自知时日不多,将大将军何进、太尉刘备喊到窗前,托孤二人。灵帝气若悬丝道:“朕大限已至,今后辩儿就托付给你们了,望你们好生辅佐,扫平叛逆,护佑我大汉江山。”刘备斩钉截铁道:“陛下放心,我们誓死护卫大汉江山,望陛下放心。”
离开皇宫后,何进邀刘备过府一叙。刘备欣然前往,何进趁机道:“玄德啊,现在陛下病重,我分身乏术,如果有叛乱,就只能全靠你了。我主内,你主外,如何?”刘备摇头道:“不妥,眼下京师才是最重要的,即便他们把天下都搅乱了,只要咱们牢牢控制京都,都能一战定天下。眼下陛下病重,咱们得尽力稳住局面,这才是正道。”
何进惊问:“贤弟话里话外似乎有暗示,难道有人要趁机作乱吗?”刘备点点头:“宫中宦官手握大权,随时可能封锁消息,篡改遗命,咱们不得不防。还请大将军调集兵马,咱们随时准备应付复杂局面。如果宦官不闹事,咱们先不动他们;否则趁机拿下,让他们给陛下陪葬。”何进欣然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