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文臣和武将的勾结(2 / 2)
虽然名义上是陪伴朱祁钰读书,可成敬作为进士出身的太监,实际却是负责教导朱祁钰的学业。
作为帝师,成敬少了很多顾虑。
其实这并不是成敬对江西人士有什么误解,而是明朝时期很多其他省份都对江西人都有地域黑。
江西人在明朝,可是执掌各界牛耳的存在。
在经济上,江西有景德镇出产的瓷器,江西商帮也是善于经营。
江西人在明朝各地修建了一千座江西会馆、万寿宫,就是实力的证明。
而经济强大后,就会谋求政治上的建树。
江西文风之盛,冠绝明朝。
在科举上,江西士子曾经多次高中状元,而且还多次包揽过科举中的前几名。
四方出仕之众,莫盛江西。
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
这些都是明代官场上的真实写照。
江西人太过优秀,被很多外地人,尤其是北方人所嫉妒。
江西人在朝中为官的人数最多,乡党势力最大,可谓是权倾一时。
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他们得罪的人也多,也就激起了很多的反对者。
江西人在明朝,一直都是地域黑的受害者。
“大伴,谨言慎行。”
“你要是敢当着江西人这么说,怕不是他们就要把你给生吞活剥了!”
朱祁钰半是玩笑,半是认真。
“往远了说,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文天祥、晏殊父子等等,这些可都是江西人士。”
“往近了说,我大明的内阁首辅,江西人也已经有了杨士奇、陈循两位。”
“如今的翰林学士中,也有好几位是江西人。”
“就连如今的吏部天官王直,那也是江西人。”
“王直、陈循、罗通,他们加起来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可以与之抗衡的!”
朱祁钰这一次说得很认真。
明朝官场上的江西乡党,是一股连朱祁钰都不敢轻视的庞大势力。
“如今这江西人在朝中做官的,可以说是几乎占了半个朝廷。”
“刚才大伴的这一句话,可是把那些江西老表们,都给骂进去了!”
朱祁钰这是在警告成敬,小心祸从口出。
“内臣可不是在说别人,内臣只是说那个陈循。”
成敬闻言,连忙辩解。
“陈循此人,绝非善类!”
“京师攻防一战,这才过去了多久?”
“他这就迫不及待把老乡罗通给弄回来,还不是为了给自己撑腰的?”
成敬还是不认可调罗通回京。
原因很简单,成敬认为罗通在边关的作用,比他人在京师要大的多。
成敬可是参与过居庸关一战的,对那一战成敬可是无法忘怀。
“本来如今中枢兵马的大权,全在于谦、杨洪和石石亨的手中。”
“他们三人都是国之干臣,挽狂澜又精明能干,他们得掌大权本就是理当得的。”
“陈循虽然也是力主抗敌,也曾在粮草统筹上面尽心尽力。”
“只不过他这么快就动起了小心思,想要进来分一杯羹,这吃相未免也太难看了!”
成敬此时的想法,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大臣。
当然,成敬也认为朱祁钰的帝位已经坐稳了,京营众将不可能生出叛逆之心来。
所以对于于谦三人,成敬也就少了一丝防备之心。
“奴婢可是听说了,好几个兵科给事中,也都是心中感到愤愤不平。”
“这些言官们,已经开始在酝酿,准备联名上疏天子,反驳陈循的奏请!”
作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王诚的消息很灵通。
王诚和好几个重臣交好,这也是朱祁钰默认的,诸如内阁大学生王文,诸如礼部侍郎王一宁。
“启禀陛下,吏部尚书王直求见。”
就在朱祁钰和内臣大佬们商议的时候,司礼监秉笔太监的舒良走了进来。
舒良也是朱祁钰当藩王时候的郕王府旧人,也是朱祁钰的亲信。
如果说成敬在内廷排第一,那么王诚就是第二,舒良就是第三。
“宣!”
对于这个吏部尚书王直,朱祁钰必须表现的尊崇。
王直当初可是领头劝进朱祁钰,在土木堡之变又以百官之首的身份安抚群臣,还支持朱祁钰和于谦主持京师保卫战。
五朝老臣,吏部天官,从龙之功。
无论那一样,朱祁钰都不能对王直有怠慢之心。
……
“陛下,臣是为了调罗通回京这事而来。”
行过参拜之礼,王直开门见山。
到了王直这样的地位和资历,他没必要吞吞吐吐。
“东王先生,但说无妨。”
王直在士林被尊称为东王,朱祁钰这样叫他是为了显示自己对这些老臣的尊重。
而王直能够这么快知道陈循奏本里面的内容,朱祁钰也是见怪不怪。
王直执掌吏部几十年,门生故吏遍天下。
“来人,给东王先生看坐。”
王直老了,朱祁钰这是怕他体力不支,也是为了显示对王直的体恤。
“臣不同意调罗通回京!”
坐下后的王直,直接说出了来意。
“瓦剌虽然退出塞外,然而其窥视我大明之心未死。”
“瓦剌想入寇关而入,所经过的雄关可能性不过两处而已。”
“一处就是宣府和京师之间的居庸关,另外一处就是太行山的紫荆关。”
“此两处雄关若是不守卫,则瓦剌进出如入无人之地!”
王直虽然是文臣,然而其对于军事也不是一窍不通。
“想要固守此两处关隘,则镇守的将领必须对于当地的山川河洛了熟于胸。”
“罗通去到居庸关已经半年,朝廷不宜在此时将其替换回京。”
王直的意思,罗通已经熟悉了居庸关的各处地形,换个人去又要熟悉一段时间。
这样子,对于居庸关防务不利。
“太上皇车驾蒙尘,大明万民痛惜万分。”
“为今之计,当以充实关隘为上,然后再同瓦剌接触和谈。”
“此时,我大明军务不可懈怠。”
王直说明军事的重要性,就是为了从旁说明居庸关守将的重要性,就是为了不想调罗通回京师。
“京畿附近的关隘,如紫荆关、居庸关、白羊关等地,均为京师之腹心,所用守将必为果敢刚毅之人。”
“鉴于各处关隘的本地守军,因为熟悉当地地形,还需重用才是。”
“只是我军承平日久,还需对边关守军严加操练。”
既然罗通如今是居庸关的统帅,那么王直就站在军事立场来说问题。
“罗通此人虽然也是一个文武全才,奈何他人品败坏。”
“一个品行不端的人,怎么可以让他身居京师庙堂之上?”
王直前面说的都不用要,他的最后这个理由才是反对罗通回京的关键。
“臣得陛下信任,执掌吏部,负责文臣的考核与晋升。”
“若是罗通这样贪腐之人身居高位,那么便是说明朝廷不重视吏治。”
“如此一来,则官员就会多行不法之事,老百姓亦会受暴政之苦。”
“还望陛下明鉴!”
王直起身,对着朱祁钰一拜。
仿佛只要朱祁钰调了罗通回京,那么就回被罗通祸害朝政一样。
当然,王直这也是属于在其位谋其政。
王直既然负责天下文官的考核升迁,他当然希望官员清廉之辈,而不是贪腐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