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心人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登基第一剑,先斩太上皇 > 145 秀肌肉,以势压人

145 秀肌肉,以势压人(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向上而生 骨傲天之帝国崛起 为了成为英灵我只好在历史里搞事 不正经精神病患者 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闪婚当晚我拉黑了首富老公 这个游戏太坑了 只影 愤怒求生 深海求生:我能看到弹幕提示

“结束安史之乱,拯救唐朝与水火之中的大将郭子仪,就是唐朝的武科举出身。”

“郭子仪,两度收复长安,还能在夜晚独自骑马深入回纥人的大营。”

“武举出身的郭子仪,身强力壮,弓马娴熟。”

“朕读唐史,里面有描述,说郭子仪即使坐在马上,也能左右开弓。”

“下马之后,郭子仪亦敢挥着手中的长刀追杀敌人。”

王直不是说武举没用吗,那么朱祁钰就举一个例子,用来打王直的脸。

“宋朝终结五代十国之乱世后,又面对北方异族政权呢军事骚扰和威胁。”

“很多军事武将官都战死于边疆,迫于敌方强大的军事实力,在宋仁宗时期又恢复了武举考试。”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希望可以选出能打仗的将士来到边疆守卫国家。”

“表示文治最盛的宋朝亦有武举,我大明不可不察。”

朱祁钰这是用唐宋的例子来证明武举的必要性。

而且宋仁宗在文人之中的风评很好,朱祁钰举例宋仁宗就是为了堵住文人士大夫的嘴。

“于卿,你是什么建议?”

朱祁钰不再理会王直,而是问起了于谦。

“臣以为,我大明当行武举之事。”

于谦附议了朱祁钰的想法。

“土木堡一战,我大明数十万军队全军覆没。”

“尤其是最引以为傲的京军三大营,五军,三千和神机营,更是消耗殆尽。”

“在经历过此次事变之后,我大明在和蒙古的军事对战当中,已经丧失了洪武、永乐两朝的优势。”

“而蒙古方面也通过这一次的事变,探清了我大明军队战力的虚实。”

“在此次事变之后,我大明就和蒙古就一直在边境对峙。”

于谦心里很清楚,土木堡之变是明朝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土木堡前后,无论是在政治和军事,都会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

“于卿之言,深合兵法之道。”

“我大明京营主力覆灭,惨痛在于大量中下层将官战死。”

“虽然士卒可以重新招募,可是没了之前那些有着丰富经验的中下层将官,则大军战力必然下降不少。”

朱祁钰点了点头。

朱祁钰一直都觉得,一支军队是否能战善战,重点不在将领,而是在于中下层将官。

如果中下层将官都是百战老兵,那么这支军队的战力必然不俗。

“陛下如此通晓军事,实在是我大明之幸!”

于谦十分认可朱祁钰的观点。

“对此,臣请陛下以三点。”

“第一,加强边备。”

“臣请陛下,重新修建长城,并在长城的基础上设置了九边堡垒和修筑卫所。”

“第二,调边军校尉入京营,以此带动新兵战力。同时将京营将士分期调往边关,以此锻炼战力。”

“第三,从全国范围内选拔将官,并加以培养。”

于谦最近一直关注军事。

现在明朝和蒙古人之间,如今是谁也奈何不了谁。

蒙古人无力再度集结大军南下,明朝因为军队损失惨重而无法出塞北伐。

“修边城,朕以为除了作为防备之外,还可以聚兵聚粮,日后出塞可以起到支援前线之用。”

“以守为攻,亦可转守为攻。”

这是朱祁钰针对于谦第一条建议的肯定。

边塞堡垒,除了可以用来抵御蒙古人,还可以用来作为今后出塞的前沿军营。

“朕观古今中外,常有京军堕落,边军战斗力强悍之事。”

“京军日久承平,而边军却是每日刀头舔血。”

“唐之安史之乱,便是李隆基重外虚内导致的恶果,朕以为我大明不可不防。”

“古人亦有过将京军轮番驻扎边塞以保持战力之举,然而大军往来耗费钱粮无数,故而执行困难。”

“然而我大明京师靠近边塞,便是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便不至于因为京军调防导致劳民伤财。”

朱祁钰这是认可了于谦的第二点建议。

“我大明选拔将官,要么世袭军户子弟,要么自于文臣。”

“朕觉得只有再开武举,方能拓宽武人选拔途径。”

朱祁钰又把问题扯了回来。

朱祁钰没有忘记,后来战功赫赫的戚继光和沈有荣,就连后来背叛明朝的吴三桂也是武举出身。

而朱祁钰这个时候开武举,除了是因为大明需要武将之外,还是想通过武举来增加武将集团势力,以此达到文武平衡的局面。

一些文官为了个人名誉,一再上书要求迎回太上皇朱祁镇车驾,如此行为是朱祁钰所不能容忍的。

既然文官集团天天用大道理来说事,那么朱祁钰就削弱文官集团对于朝政的掌控力度。

“对于武举,首重武艺,其次便是谋略。”

“而在武举考试中中举的人,朝廷除了按月发放俸禄之外,还会被将其送到边地军营当中担任将校。”

朱祁钰这是改变了明朝的武举制度。

历史上朱祁镇复辟之后的天顺三年,明朝有重开武举。

只不过那时的武举考试内容,是以谋略为主,其次才是武艺。

明武宗朱厚照时期的内阁首辅杨廷和,曾经就有提到过武举考试的内容过于简单,也考不出这些武将的真才实学。

因为对于专业素养的要求很低,对于经试策论也不重视,这样的考试当然很难选出那些真正具备军事素材的武将。

明朝武举考试内容空乏是一方面的原因,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因为待遇很低,使得武举考试没有什么人愿意参考。

在那个时期,即使明白文举考试非常艰辛,天下人也依旧会选择文举考试这条路,而不是投笔从戎。

明朝后期就算一些考生因为在文举中不能拿到名次,被迫选择参加武举考试,只不过这只是为了获得功名的一种捷径。

这些人在进入军队之后,不仅在军事素质上不行,在文化上也不行,这就给军队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今后凡是武举重举之人,皆需要入白虎堂,以培养其文韬武略。”

朱祁钰这是为了培养武将和天子之间的亲近感,也是为了培养大明皇帝的政治势力。

“为了防止瓦剌再度南下,为了提提升京军战力,朕已经调大同边军,以及南方平定民乱之军,一起入京拱卫。”

如果说朱祁钰之前是以理服人,那么他现在就是以势压人。

朱祁钰这就是要用军队,来压制这些迂腐文臣,朱祁钰这就是在秀肌肉。

“臣附议!”

内阁首辅,户部尚书陈循,站了出来。

和王直这些老臣不同,陈循虽然也是文臣,可陈循的权势来自于朱祁钰对他的亲近。

“臣附议!”

内阁大学士,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文,也是站了出来。

王文和陈循的情况一样。

“臣附议!”

这一次新晋礼部侍郎王一宁。

王一宁之前可是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王诚的授意下,尚书请求册封朱祁钰生母吴贤妃为皇太后。

王一宁,也是朱祁钰的党羽。

“臣附议!”

工部侍郎江渊,也站了出来。

江渊可是提前收到了风声,朱祁钰很有可能升其为工部尚书。

为了自己的仕途能够更进一步,江渊当然要讨好朱祁钰。

“臣附议!”

军方第一人的杨洪,也不甘人后。

杨家受朱祁钰恩遇之重,让杨洪必须支持朱祁钰。

杨洪久在边关,他也知道眼下明军的底细。

“臣等附议!”

以吏部尚书王直和礼部尚书胡潆为代表的守旧文臣派系,也只能无奈接受这个事实。

为国选才本就是大事,更何况如今明蒙之间是不是爆发小规模战事。

朱祁钰占据了大势,守旧文臣自然也就无力反驳。

而且朱祁钰调兵入城和入京,已经显示了他的态度强硬。

为了早点平息纷乱,守旧文臣们也只能被迫接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皇孙凶猛 真千金太霸总,大佬秒变娇夫 她被活活烧死后,全家后悔了 重生到四合院不当恶婆婆 我无意中攻略了小说女主 逍遥四公子宁宸雨蝶小说超前更新最新章节 逍遥四公子宁宸雨蝶全文免费阅读小说完整版 逍遥四公子宁宸雨蝶免费阅读完整版大结局 逍遥四公子宁宸雨蝶全文阅读最新更新 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