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7 我真的太难了!(2 / 2)
毫无疑问,从这个角度看,《雨中恋》等于是开创了一个历史先河。
所以,不管《雨中恋》在米国的票房成绩如何,只是这部电影能登陆米国主流市场这件事,就是一个大成功。
这要是传回国内,指不定得被人吹成啥样呢。
没办法,现在的国人真的是各种不硬气,大都觉得国外的月亮特别圆,国外的东西就是好,要是自己的东西能被外国人,尤其是米国人看上,那叫一个骄傲,那叫一个自豪。
这种情绪要是到了2023年,可能就会被年轻人嗤之以鼻,但在这个时代,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儿。
在这个年代,年轻人以能出国为荣,尤其是能去米国,那简直就是烧高香,光宗耀祖。
毕竟曹志强带的不是普通人,而是直接跟政府合作,再加上系统出品的各种技术资料跟实际物资,这种情况下,给国家带来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别的不提,就说之前曹志强交给国家的那些航空发动机技术跟盾构机技术之类的,等于让国家少走三十年的弯路。
少走三十年啊,这加起来,得多大的优势?
曹志强可是知道,哪怕国家走了很多弯路,还上了很多当,可依旧在三十年后妥妥的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呈现出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
要是能少走三十年弯路,提前布局更多产业,提前在大家收入很低的时候,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跟核心产业突破,那就等于提前抢了日韩的饭碗。
比如汽车、造船、大飞机、半导体这些领域,要是国内可以提前布局,提前达到日韩的水准,那靠着巨大的市场跟廉价劳动力,必然会更早的吃掉这些产业,让国家的gdp增长速度再上几个百分点。
如果国家真的能提前吃掉汽车、造船、大飞机、半导体、电子、基建这些产业,因为人口基数问题,或许还不可能在三十年后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起码能让国家实力更上一层楼,让老百姓的日子更好一些。
甚至是,如果这些中高端产业被国内吃掉,也不用非得地产兴邦了。
不过这些事情吗,想想就得了,让曹志强自己做,他绝对做不来。
想要吃掉那些中高端产业,绝对不是某个人,或者某个集团能做到的,必须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行。
实际上,别看韩国造船汽车半导体等产业很牛逼,但这些产业都是捡漏得来的,是米国爸爸赏饭吃。
严格来说,是米国要打压日本,然后把日本的核心产业转移一部分给韩国才有了所谓的汉江奇迹。
要是没有米国爸爸,哪来的汉江奇迹?
就光靠男人去中东卖苦力,光靠女人去米军基地卖……咳咳,那啥么?
怎么可能啊!
很多技术类的东西,你如果没有技术积累,光靠拼命卖,也是没用的。
在技术积累这一点,韩国跟中国是完全没法比的。
别看韩国后来看起来很先进,很多技术好像很利害,其实都是表面光,真正的基础科学别说跟中国,比日本都差老鼻子去了。
基础科学,是一切的根基,根基不牢靠,光玩应用科学,或许能一时弯道超车,但后劲不足的毛病很快就会出现。
你看看那些理科类的诺贝尔奖,韩国拿过几个,至少曹志强穿越之前,还一个都没有啊!
文化更别提了。
在曹志强穿越过来之前,含金量稍微高点的诺贝尔文学家,韩国可是一个都没有,哪怕扩大到韩裔,也是一个都没有。
人家三哥那边好歹还有个呢。
所以说,韩国的崛起,真的就是米国赏饭吃,是米国七八十年代开始去工业化,在全球玩产业布局下的既得利益者。
相对来说,中国就不同了。
别看国内现在各种穷困潦倒,但体量在那里,而且得益于当年苏联的支援,已经建立了一个全产业链的工农业体系,以及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
也就是说,国内是目前全世界少有的全工业门类齐全,且技术研发健全的国家,目前能跟中国比的,只有米国跟苏联。
是的,还有苏联。
苏联跟后来的大毛,完全是两码事,那是真正的牛逼。
甭管后来那个红色帝国如何,反正至少现在来讲,人家是真的行。
其实这样一个不缺资源不缺技术的国家,只要稳妥发展,不出岔子,中后期一旦发力,绝对不是日韩这种国家能比的。
可问题是……
好吧,扯远了。
总之,华纳决定引进曹志强的《古亭之恋》,这其实在曹志强看来是锦上添花的好事儿,有固然好,没有也没啥。
反正暂时来讲,曹志强还没想过去米国发展。
反咬一口一口的吃,先把日本这边吃透,然后再去香江,进而吃遍整个亚洲圈,之后才是欧美。
先亚洲,后欧美,这个顺序绝对不能乱。
在根基不稳的时候,贸然去欧美市场,只会水土不服。
除此之外,就是曹志强不光是一个文艺青年,他还是一个高精尖技术跟物资的掮客。
所以他必须谨慎又谨慎,尽量别去米国那种警察国家。
哪怕要转欧美人的钱,曹志强也打定主意,最多去欧洲转一转,米国是能不去就不去。
要不然,万一被米国那帮不要脸的给扣了,真是没处说理了。
而除了小心外,曹志强还得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向往自由世界的公知。
只有这样,才能在自由世界里不引人怀疑,在这边如鱼得水。
唉,这么一想,又要出国赚外汇,又要为国送技术,还要假扮作风不正的美分。
身在曹营心在汉,我真的太难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