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惇王观刑(2 / 2)
惇王不允,动手拉起掌柜。掌柜无奈,只得坐了下来。惇王问道:“王掌柜,朝廷严办顺天乡试舞弊案、五宇号官钱案。对此,你有何看法?”
亲王面前,商人哪敢议论朝政?王掌柜小心说道:“朝廷秉公办案,为的是黎民苍生,自然不会有大错。小人不懂其中的内情,不敢胡乱议论。”
惇王大笑,说道:“你说得也是。本王再问你,今天一下子杀十五人,民间有何议论?”
王掌柜听说过惇王的为人,不好再搪塞他,便实话实说:
“五宇号滥发纸钞,京内商户百姓深受其苦。皇上要杀他们,他们是罪有应得。至于科场舞弊,早就该痛加整顿了。只是,柏中堂乃当朝宰相,说杀就杀,未免太过苛吝了!”
惇王点点头,未置可否,又问道:“今日要杀的人里面,有一个太监,还是恭王府的首领太监。你怎么看他?”
恭王与惇王是亲兄弟,都是咸丰皇帝的弟弟。咸丰信任肃顺,对惇王与恭王也颇有猜忌。
王掌柜听说过不少传言,便顺着惇王的意思,说道:“恭王和惇王一样,都是京城里有名的贤王。既是贤王,怎么可能会牵涉到五宇号这种烂污的票号?
“就算恭王府首领太监牵涉到了五宇号官钱案,也罪不至死。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呢。若要处死王府首领太监,这让恭王的脸面往哪搁?”
“哼”,惇王冷哼一声,低声说道:“肃六这次做过头了。恭王将来若能出头,必杀肃六!肃六如此跋扈,已成众矢之的。但是,咱们不得不说,这家伙真是一位乱世能臣!”
王掌柜咂摸着惇王的话,不敢接他的话。
恰在此时,一顶四人小轿在步兵统领衙役的护卫下,穿过拥挤的人群,停在了“鹤年堂”门口。
众目睽睽之下,谁能坐着轿子招摇过市,跑到菜市口观刑?惇王皱着眉头,盯着轿子看。
王掌柜趁机向惇王告谦,离座接待贵客。来人披一件貂皮褂子,头戴狐皮暖帽,虽然一身便衣,却不失雍容华贵的气质。
此人名叫索绰络·宝可,字锐卿,号佩蘅,满洲镶白旗人,道光十八年进士,如今正担任内阁学士,兼任正红旗蒙古副都统。他是恭亲王的密友,性格诙谐,人缘很好。
(历史上,宝可早年果敢任事,自辛酉政变后与奕欣、文祥等共同主持枢务,是洋务派在清廷的代表人物之一。不过,宝可的人品不及文祥,被时人讥为“贪鄙”、“专说浮话”。
(他有个顶大的本事,与大部分人都能合得来。左宗棠收复新疆,到清廷担任军机大臣,骄狂跋扈,被京官讥为左骡子。左骡子与大臣大多不合,却与宝可结成好友。)
宝可派头十足,令惇王颇感不满。他歪着头,斜着眼,对宝可说道:“佩公,您来了。”
惇王穿一件旧羊皮袿子,乍看之下并不起眼,像是某个乡下土财主。宝可听他语气不善,定睛一看,发现竟是惇王,慌忙上前请安,笑呵呵地说道:
“王爷,恕宝可眼拙,没看出王爷在这儿。罪过,罪过。”
惇王知道宝可与恭王关系非同一般,又见他礼数周到,随即转嗔为喜,问道:“宝可,你是自己来,还是代老六来。”
老六指的是恭王。道光帝共有九子,咸丰排第四,惇王排老五,恭王排老六。
今日要在菜市口行刑的人犯中,有恭王府的首领太监。惇王做些询问,无非是讽刺恭王牵涉进了五宇号官钱案。
宝可机变极变,趁机转换话题,说道:“恭王正在家闭门思过。我此番过来,是为了见柏中堂最后一面。”
惇王神色一动,说道:“柏中堂罪不至死,皇上不会不刀下留人吧。”
宝可冷笑一下,从口袋里抽出一页纸,说道:“惇王您看,柏中堂今日非死不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