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回 十常侍先发制人(1 / 2)
书室桌案被五指敲得咄咄作响。瞧着眼前署名大将军府,捕案中官亲属的文书。羊安晓得这是出自袁绍之手。
不得不说,这招釜底抽薪确实玩得漂亮。既断了中官后路,又将何进逼上梁山。
当然,羊安可不相信一个四十好几的中年人,做事仅凭一腔热血,而无半分动机。袁绍看中的恐怕还是事成后的巨大声望收益。
只不过,恐怕任谁都想不到,他这一番操作,固然铲除了十常侍,同时也害死了何进,更是让大汉王朝陷入无尽的深渊之中。
话说回来,历史按部就班,自是羊安乐见其成,唯一好奇袁绍背后是否还有推手。
“四世三公吗?”右手托腮,羊安不禁联想到汝南袁氏这个庞然大物。只是旋即,又轻轻摇头,幽道:“未必见得。”
想当年,袁成趋附外戚梁冀在前,袁逢、袁隗交通中官在后,这才保得汝南袁氏于党锢之中屹立不倒。
观三兄弟与其先辈截然不同,为保家族荣耀,随波追流,独善其身。故于此事断不敢冒险出头。
况,若此事身后,当真由袁隗推波助澜,他当不会诏董卓入京。毕竟以幼弟之身而先拜三公,已足见其智慧、能力。
而董卓桀骜难驯又是天下皆知。
其固然曾为袁氏故吏。然此前,从张奂数讨羌乱,屡建战功,早居二千石,为天下名将。若非因事免官,何为袁隗所用?
再者,以夏育经历观之,但凡朝廷有用,那董卓起复未尝便是难事。而征辟其为府掾,怕顺水人情意味更甚其他,背后亦未尝无有董太后缘故。
故料那袁隗以非常人之智,数十年朝堂摸打之谋,当不至于以聊胜于无的所谓故吏之情,而天真以为:那圣旨尚敢不尊的董卓,能任他差遣。
当然推断归推断,若无真凭实据支撑,任谁也无法太过武断。
只是无论如何,羊安晓得这份缉捕文书的到来,意味着乱世开启已成定局。
也不晓得是兴奋还是紧张,只见他猛然深吸一口。心中庆幸,先一步悄然完成冀州布局。
借着连日大雨,使州兵往各郡抢收,并非单单借军民鱼水情,获得百姓拥戴。更是要教冀州军士晓得为何而战。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借以使州兵驻郡常态化。
相较之下,当日郭嘉之策虽可一劳永逸,风险亦是相当。一旦张燕未受羊安摆布,率兵入冀,大肆劫掠,引发战火,反而得不偿失。
现如今陷军校尉高顺驻甘陵、飞熊校尉徐荣驻赵国、破军校尉张辽驻常山、殿军校尉黄忠驻渤海、护军校尉潘大驻中山、督军从事潘先驻河间、兵曹从事赵浮驻赵国、都督从事程涣驻安平、北中郎将太史慈及武猛从事鞠义驻魏郡。
各方交错牵制,当暂可保来日对外用兵之时,不至受制于内。
得意于此灵光乍现,羊安皎洁一笑,却闻得门外一声宏亮的呼喊。
“牧伯可在?”
待应门,廊檐落珠声霎时不绝入耳,再看典郡书佐许定,早已全身湿透。于是问道:“伯康前来,可是州寺有事?”
许定回道:“牧伯,甘陵来的消息,甘陵王薨。”
甘陵王刘忠无嗣,死后国绝。原本于羊安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冀州从此又去一寄生藩王。然他却显然兴趣泛泛,只轻嗯一声,又反道:“伯康来的正好,大将军府来了公文,命各州捕案中官亲属,你且使人通传郡、县。”
说罢稍顿,又道:“至于安平国…你且与仲康走上一遭。”
安平是赵忠老家,那许定自然晓得此举意味如何,连声叩谢,方才回转。